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浙江省高校学生体育用品需求市场的调查研究

来源:筏尚旅游网
第23卷第12期2008年12月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LeshanTeachersCollege

Vol.23,No.12Dec.2008

浙江省高校学生体育用品需求市场的调查研究*

林建君谷晨

(宁波大学体育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浙江省高校学生的体育用品需求市场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校学生的体育用品需求旺盛,购买力强,潜在消费空间大,有开拓市场的价值;高校学生体育用品需求市场主要是运动休闲服装和运动鞋帽包,以国内品牌为主,价位在101~200元之间的商品适合学生的需求,需求特点是运动休闲服装“多”,运“精”;运动健身器材和其他类体育用品需求量较少,市场有待开发。动鞋帽包

关键词:体育用品;需求;运动休闲服装;运动鞋帽包;运动健身器材;高校学生G807.4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66(2008)12-0109-04

在浙江省就读的全日制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846人,其中男生482人,占56.97%,女生364人,占43.03%。1.2研究方法1.2.1问卷调查法

随机抽取浙江省八所高校(宁波大学150份、浙江万里学院150份、浙江师范大学100份、浙江大学150份、浙绍兴文理学院100份、浙江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150份、

工业大学100份、温州大学100份)。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897份,回收率89.7%,有效问卷846份,有效率84.6%。1.2.2访谈法

对部分学生进行需求选择等相关问题的访问,获取直接的建议性见解。1.2.3文献资料法

搜集参阅了国内关于体育需求、消费、体育用品市场等文献资料。

体育用品一般指人们参与体育活动时所使用的体育服装、鞋帽、体育器械设备和设施等,是进行体育(服务)商品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在体育产业中属于生产要素范畴。体育用品需求是为满足运动及与运动相关的需要时,通过有限的金钱选择购买体育用品的欲望,以实现自我的需求。随着体育运动逐步生活化、社会化,体育运动其功效作为满足个体自我实现需求表现日益突出,渐渐被当作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标志。社会进步和现代文明的迅猛发展,高校学生不但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有了显著变化,向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转变。浙江省高校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体育需求等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他们已经认识到体育对身心健康、社会交往、闲暇娱乐等功能以及今后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因此促进了他们对体育用品需求的是满足运升级。参与体育活动及休闲娱乐等需要体育用品,动的必备条件,体育用品市场的需求空间非常巨大。但目前高校学生对体育用品需求的市场到底有多大,能有多少市场开发潜力,这些都还是一个未知数,为此,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了解浙江省高校学生的体育用品需求市场状况。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浙江省高校学生消费能力分析2.1.1月均消费水平情况

据调查统计,浙江省高校学生月均消费水平较高,多数学生在301~600元之间,其次是601~900元(具体见表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收稿日期:2008-09-20

*本论文为宁波市教育规划课题及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H04044)部分内容。

作者简介:林建君(1973-),女,浙江慈溪人,宁波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产业理论和实践研究。

109

1)。消费水平进行平均数组中值加权法计算得出浙江省高校学生的月均消费为658.87元。这一数据远高于1999年上海市四所高校学生541.88元的月均消费水平,

也高出浙江省2000年月均支出约为404元的调查数据。由此看来,浙江省高校学生的月均消费支出呈逐年增高趋势。根据月均消费情况,可以将学生的消费人群分作三类:300元以下为低消费人群,主要支出是满足生活基本需要,即吃饭和必需的学习用品;301~900元为中档消费人群,他们的主要涉及吃饭、生活用品、通信费用、社会人情交往等方面;月均消费支出在901元以上者为高档消费人群,

此类消费人群主要涉及吃饭、生活用品、通信费用、社会人情交往、旅游娱乐、租房、时尚消费(手机更新换代、MP3、数码系列等)等。这三类学生消费差异很大,主要跟家庭经济因素相关,但部分学生通过自己打工努力甚至创业,本属于低消费人群进入学生高消费人群,致使浙江省高校学生月均消费在1201元占一定比例。而且男女生的月均消费有显著性差异,男生远高于女生,男生月均消费支出为697.21元,女生为608.10元。

表1浙江省高校学生月均消费支出情况

月均消费支出人数百分比%300元以下70.83301~600元41348.82601~900元29835.22901~1200元8610.171201元以上

424.96合计

846

100

2.1.2年均购置体育用品装备情况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对体育用品的细分,把体育用品分作七大类,分别是球类、体育器材、健身器材、运动服装、运动鞋帽包、

体育场馆设施和其他体育用品。依此为据,再根据高校学生涉及运动及参与活动地点出发,以及学生购置运动服装的多用性,把高校学生购置的体育用品分为运动休闲服装、运动鞋帽包、运动健身器材和其他体育用品。浙江省高校学生年购置体育用品装备的支出多数在201~400元之间,也有部分学生在801元以上(具体见表2)。通过平均数组中值加权法计算得出浙江省高校学生的购置体育用品装备的年均支出为254.61元,比2000年调查的高校学生实物消费年平均约142元高出很多,四年净增长112.61元。高校学生的实际消费增长能力非常强劲,呈逐年上升趋势,是一个很庞大却具有消费力的群体。购置体表2浙江省高校学生购置体育用品装备支出情况

购置体育用品装备支出

人数百分比%200元以下33739.83201~400元40647.99401~600元617.21601~800元202.36801元以上222.60合计

846

100

110

育用品装备占生活支出的比例较高,约3.2%。男女生年均购置体育用品装备男生高于女生,男生为289.27元,远高于均值,女生为208.71元。这跟男女生对运动的喜好及参与度有很大的关联。

2.1.3置备体育用品的潜在消费情况

从调查统计获悉,学生群体存在很大的市场空间,多数学生认为年购置体育用品装备应在201~400元之间,但能支出的相对高额人群明显高于实际的数量(具体见表3)。401~600元档明显增多,601元以上档次的人群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多。加权平均数计算获得,

浙江省高校学生对体育用品的潜在年消费能力约298.35元,比实际多43.74元。按浙江省484639人(统计至2003年底,数据来源于2004年浙江统计年鉴)在校学生计算,每年还可以增加2119.81万元的体育用品市场空间。并且随着整体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奖学金额度增加及学生勤工俭学机会增加、

获收入增多,体育用品作为参与活动的必须装备,其支出也逐年增多。这么庞大的消费需求市场可为商家提供多大的利润及就业机会。虽然潜在消费能力男女生都有所增加,但男女生的潜在消费能力差距比实际更大,男生潜在消费年支出可达357.44元,高于平均水平,女生为220.10元,增加幅度没有男生显著。不同行为习惯因素造就了高校男女学生在体育用品配置方面的差异,高校男生的体育消费意识和消费层面高于女生。

表3浙江省高校学生置备体育用品装备支的

潜在消费情况

购置体育用品装备支出

人数百分比%200元以下30536.05201~400元35642.08401~600元10712.65601~800元435.08801元以上354.14合计

846

100

2.2浙江省高校学生体育用品需求的分析

浙江省高校学生对体育用品需求市场较大,需求旺盛。需求的用品从调查排序来看,主要是运动休闲服装和运动鞋帽包,运动健身器材需求量相对较小,其他类体育用品更小。现代的运动服装、鞋袜做得越来越精致、美观、实用,并且耐用,她不再纯粹作为运动时所专用,跟日常生活服饰相共用,运动服装日常化,耐用、实惠,理所当然受到青年学生的青睐。2.2.1运动休闲服装的需求

运动服装是指参加体育运动和参与体育运动相关活动是所穿着的服装,是七大类体育用品中一类。但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通常把体育与休闲结合在一起,体育运动服装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特定场合下的服饰,与日常生活服饰相互渗透,运动服装的生活化,致使运动服和休闲服两者的分野日趋模糊,故把运动服装延伸为运动休闲服装。像李宁服饰更多的是休闲,以

一种运动休闲的形象出现,也因李宁本人健康向上、自身的辉煌,深受高校学生的崇拜和喜爱,更主要的是其价位比较平民化,高校学生能承受。高校学生在选择品牌时主要以国产品牌为主,占总数的52.13%,其次是国外著名品牌,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国产杂牌运动服饰(具体见表4)。作为基本没有太多经济收入的高校学生来看,经济实惠是首选,但高校学生又是崇尚时尚的群体,品牌的意识强力,对品牌非常熟悉,并且很多学生是某品牌代言人(歌星、影星、体育明星等)的追随者和崇拜者。致使他们从众购置某一品牌的产品。运动服饰需要兼有运动和日常生活两方面的效用,然而国内品牌在追求创新的过程中,一味的追求时尚元素,使其无法与体育特性相吻合,总是缺少一点“体”的本味,与国际著名品牌有一定的差距。

表4运动休闲服装的需求选择情况

国外著名品牌

国产著名品牌

国产杂牌人数229441176%

27.07

52.13

20.80

从学生对一套(和一件)运动休闲服装选择的价位来看,学生最适合的价位在101~200元之间,占35.73%,其次是100元以下,占29.93%,201~300元占19.81%,301元以上占14.53%。因可支配经济的限制,大部分学生对收支会进行合理的安排,量入而出,他们在选择运动休闲服装时,比较注重商品的价廉物美。同时学生的信息网络发达,打折信息灵通,而且自由支配时间充裕,货比三家,总能购置一些相对实惠、舒适度强、质感好的物品。2.2.2运动鞋帽包的需求

运动鞋帽包的需求仅次于运动休闲服装,需求量也很大。特别是运动鞋作为运动、休闲时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和保证,使得运动鞋的拥有数量较多。据资料显示,青少年中每2.6年要买一双运动鞋,52.2%的青少年拥有3双运动鞋,可见运动鞋帽包存在巨大的市场容量。浙江省高校学生选择运动鞋帽包的排位同于运动休闲服装,首先国内品牌(具体见表5

),只是在比例上有所调整,国外著名品牌选择的比例有所上升。通过访谈获得,一说运动鞋帽包,学生认为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肯定选择耐克和阿迪达斯。曾经有人打了一个比方,“我买一双800元的耐克,能穿三年,而花了300元钱买了一双国内著名品牌鞋,只穿了一年,你说我买那个合算?”这对我们国产品牌的质量是一种刺激,我们运动品牌的耐用性、舒适度、透气性、美观性、质感、轻便等与国际著名品牌有一定的距离。穿着国际名牌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自信性和炫耀心理。当然这是对经济有一定实力学生而言,一次性拿出一个月的生活费甚至超过月均消费来购买一双鞋对多数学生来讲是不能承受的。耐克追随者是追求高价位的时尚,而象“李宁”追求的是平民化的休闲,其价位是比较适合消费者消费能力。虽然国际著名品牌有诸多的优势,但价格上本土化产品是国际品牌无法比拟的,所以多数学生在选择方面还是倾向与国产品牌。

表5运动鞋帽包的需求选择情况

国外著名品牌

国产著名品牌

国产杂牌人数299391156%

35.34

46.22

18.44

国产品牌市场从其价位上看,是非常贴近学生消费水准的。学生选择运动鞋帽包时心理价位基本等同于运动休闲服装,基本选择200元以内的产品。最多的是101~200元之间,占学生人数的37.24%,约高于运动休闲服装。100元以下的占学生人数的23.55%,201~300元的占学生人数的21.62%,301元以上的占学生人数的17.59%,后两者的比例都高于运动休闲服装。可见学生对运动鞋帽包的要求高于运动休闲服装,学生主体需求特点是:运动休闲服装的需求是多而广,而鞋帽包的需求是少而精。2.2.3运动健身器材的需求

据经济日报的报道,体育用品市场需求激增,一些实用性强、功能多的微型健身器材深受消费者青睐。同样高校学生中在选择运动健身器材时以小巧、

实用为主,以满足上课及个人项目偏好为主,以选择如羽毛球拍、网球拍、乒乓球拍、哑铃、跳绳、拉力器、各类球等运动健身器材为主。从调查获悉,浙江省高校学生选择运动健身器材时主要还是国产品牌,占学生总数的39.72%(具体比例见表6),但三者比例相对更接近。也从访谈中了解到,选择国产著名品牌心理上承受比较适中。很多学生认为如果经济允许的话,以国际品牌为首选,这因为国际品牌产品的技术含量高,产品质量能够保证,经久耐用,有品味。只是为了完成上课需要出发者和初级接触运动项目者,大多选择国产杂牌者,其没有特殊的追随对象,又因杂牌产品价格便宜,受到他们的欢迎。

表6运动健身器材的需求选择情况

国外著名品牌

国产著名品牌

国产杂牌人数303336207%

35.81

39.72

24.47

从价格因素看,学生的需求要求比较低,最多的选择51~100元之间的运动健身器材,占总数的37.67%,还有相当多的学生选择50元以下的运动健身器材,占26.12%,101~200元之间的学生占19.11%,201元以上的学生只有17.10%。但中高档产品选择者具有一定数量,学生愿意花钱购置体育器材装备。与低档产品(特别是仿造、假冒伪劣产品)相比较,无论是在质量、款式、性能等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例如羽毛球拍中的著名品牌YONEX,VIC-TOR;网球拍中的WILSON,PRICE,HEAD;篮球专业品牌的斯伯丁;乒乓球的“红双喜”;足球的阿迪达斯,耐克,等等。高校学生选择名牌产品与其自身运动技术水平有密切相关。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简单的低档运动器材不能满足技术提高的需求,他们必需通过改善运动装备才能进一步提高其技术水平。但名牌产品的价格是同类产品几倍甚至十几倍,让没有经济收入的很多学生望而却步。

111

3结论

高校体育用品市场是一个极其发展潜力的市场。浙江省有50万左右的高校学生,具有强劲的消费能力,对体育用品消费还有较大的潜在空间,有着广泛的市场基础,市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远远不够,大力开拓体育用品市场能为体育用品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契机。浙江省高校学生的体育用品需求主要对象是国产著名品牌,其次是国际著名品牌,第三是国产杂牌。虽然目前的国际著名品牌的市

参考文献:

[1]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2]丛湖平.体育统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1-33.

场价位与我们国产品牌不重合,目标消费群体不同,竞争性不强,但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体育用品消费需求的质和量也随之升级,这将对我们国产品牌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将面临国际著名品牌的攻击,竞争随之更加激烈,低质量、低价位的国产杂牌军将逐步退出竞争行列。国产品牌只有通过价位优势和提高体育用品的质量体系才能深深扎根于高校学生的心里。

—对上海四所高校学生消费因素的回归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1998,(3):43-45.[3]朱永安.受制于消费能力的消费水平——

[4]林建君.浙江省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结构水平与动因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体育系,2000.):36-38.[5]闵春发.高校学生消费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1997,(3[6]李卫平,时小冬.运动服装消费新趋势[J].体育文化导刊,2003,(3):95-96.

[7]石立江.对国内运动鞋品牌发展营销策略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4,(3):82-84.[8]崔凌琳.甬城运动健身用品热销[N].宁波晚报,2004-11-30.[9]华云.我国体育用品市场需求激增[N].经济日报,2003-06-16.

[10]J·保罗·彼德,杰里·C·奥尔森.消费者行为与营销战略[M].韩德昌,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5.·科特勒,加里·阿姆斯特朗.营销学导论[M].俞利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5.[11]菲利普

[12]冯岩,陈凤英.武汉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需求与消费行为调查[J].中国体育科技,2003,(6):40-43.

(上接第87页)运会的举办,都对世界旅游业,特别是对举办国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成功使我国体育旅游的硬件设施更加健全,旅游项目增多,游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持续增加,这要求我们有高质量的体育旅游专业人才,为游客提供世界一流的服务,充分利用奥运会的场馆设施,新开发的旅游项目,使奥运资源在今后不会浪费。

游者在体育旅游过程中的人身安全;(3)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关系,有进取、创新的精神,团队意识、组织和协调能力,以自身特点体现体育精神、展现体育旅游魅力。

5结束语

我国旅游资源丰富,体育旅游作为新型产业已初显规模,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具有较高素质的青年人的积极参与,并成为体育旅游的主体,由此推动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但我国体育旅游人才相对比较缺乏,是制约体育旅游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为使我国体育旅游健康、快速地发展,就必须加快培养我国的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全面提高体育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不断地满足我国体育旅游市场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并推动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4体育旅游人才培养规格

体育旅游是体育与旅游结合的产物,因此,体育旅游)系统地掌握旅游学、体育学学科及相关学科人才应该(1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从事体育旅游工作所需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行业管理能力;(2)应该熟练野外生存技巧和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具备水上救生员资格、野外活动指导资红十字紧急救护员资格、登山保护员资格等以确保旅格、参考文献:

[1]孙梅.谈我国体育旅游现状及发展[J].体育经济,2006,201:250-251.

[2]邓文冲.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现状与前景[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6(7):384-385.[3]李敦厚.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思考[R].广州:广州省体育局,2000.[4]朱鹰,杨涛.奥运燃旺体育[N].北京青年报,2000-09-05(5).

[5]徐菊凤.2001年旅游理论研讨会综述[G]//中国旅游年鉴.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83-85.

[6]张同宽.适应海岛旅游业发展的体育休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7,26(2):8-10.[7]卢平.我国西部体育旅游发展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5.

[8]万怀玉,朴勇慧,刘政军.论我国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旅游学刊,2003,S1(32):131-134.[9]王勉,袁琳.体育旅游“火”广西[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04-05(6).[10]王兴斌.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

1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