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食品理化分析技术》课程-微教材
微课编号 所属模块 关键词 是否通用 微课类型 W3802 微课名称 营养矿物质测定方法 子模块 营养矿物元素的测定 农产品营养成分测定 营养矿物元素,钙,铁,锌,测定方法 √通用 农产品 食品 讲授型 微课形式 是否重点建设 混合拍摄式 √是 否 教学设计模式 讲授法 掌握钙、铁、锌的测定方法 教学目标 掌握营养矿物元素的分离与浓缩方法 掌握营养矿物质的提取方法 知识点 教学内容 1. 钙的测定方法 2. 铁的测定方法 3. 锌的测定方法 技能点 1. 营养矿物元素的分离与浓缩方法 2. 营养矿物质的提取方法 知识讲解
1. 钙的测定
钙是构成机体骨骼、牙齿的主要成分,长期缺钙会影响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发育,严重时
产生骨质疏松,发生软骨病;钙还参与凝血过程和维持毛细血管的正常渗透压,并影响神经肌肉的兴奋性,缺钙时可引起手足搐搦。
机体对食品中钙的吸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蛋白质、氨基酸、乳糖,维生素有利于钙的
吸收,脂肪太多或含镁量过多不利于钙的吸收,草酸、植酸或脂肪酸的阴离子能与钙生成不溶性沉淀,也会影响钙的吸收。菠菜、韭菜、苋菜等蔬菜中含草酸量较高,不但其本身所含钙不能被吸收,而且还影响其它食物中钙的吸收,使有效钙量为负值。为此,对含草酸多的蔬菜,有时不仅要测定钙的量,还要同时测定草酸的量。
钙测定方法经典的是用草酸铵使钙生成草酸钙沉淀,然后用重量法或容量法测定,例如
高锰酸钾滴定法。此法虽有较高的精确度,但需经沉淀,过滤,洗涤等步骤,费时费力,现在较为少用,目前广泛应用的是EDTA络合滴定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高锰酸钾滴定法
1 / 4
农产品与食品质量检测技术教学资源库
样品经灰化后,用盐酸溶解,在酸性溶液中,钙与草酸铵生成草酸钙沉淀,沉淀经洗涤
后, 加入硫酸溶解,把草酸游离出来,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与Ca等量结合的草酸,稍过量一点的高锰酸钾使溶液呈现微红色,即为滴定终点。根据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消耗量,可计算出食品中Ca的含量。
同时测定蔬菜中钙和草酸的含量时,可采用硝酸浸取法,将蔬菜中的钙和草酸同时浸溶
出来,并分别测定其含量。测定草酸以氯化钙作沉淀剂;测定钙用草酸铵为沉淀剂,其余操作原理相同。
(2)EDTA 络合滴定法
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滴定法测定钙含量,基于EDTA与样品消化液中的钙能
形成比钙红指示剂与钙所形成的络合物更加稳定的EDTA-Ca络合物。在 pH13~14 的含钙溶液中,同时有掩蔽剂消除干扰离子(铜、铝、铁)影响的情况下,首先是钙红指示剂与溶液中钙络合成酒红色,随着滴入EDTA,由于形成更稳定的EDTA-Ca络合物,钙红指示剂变成蓝色的游离状态,终点时溶液呈纯蓝色。根据滴入的EDTA量和它的滴定度即可算出消化液中钙的含量。
(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样品经干法灰化,将有机物彻底分解后,加酸使无机元素全部溶解,直接吸入空气和乙
炔中原子化。并在光路中直接测定钙原子对其空心阴极灯发射谱线(钙为 242.7 nm)的吸收。测定钙时,需加镧作为稀释剂,以消除磷酸等物质的干扰。
2. 铁的测定
食品中铁含量测定方法有邻菲罗啉比色法(邻二氮菲比色法)、硫氰酸盐比色法、磺基
水杨酸比色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
(1)硫氰酸盐比色法
食品样品经消化后,各种铁均以Fe3+盐形成存在,在酸性溶液中,Fe3+与硫氰酸钾溶液
作用,生成红色的硫氰酸铁配合物,在485 nm下有最大吸收,其吸光度与铁含量成正比。
为了防止Fe3+转变成Fe2+,应加入少量过硫酸钾(K2S2O8)作氧化剂。 应注意:
①硫氰酸铁的稳定性差,时间稍长,红色会逐渐消退,故应在规定时间内比色。 ②当Fe3+浓度较低时,可用戊醇萃取富集,以提高吸光度值。 (2)磺基水杨酸法
2 / 4
农产品与食品质量检测技术教学资源库
磺基水杨酸在碱性条件下与Fe3+生成黄色络合物,在465nm下有最大吸收,其吸光度
与铁含量成正比。在碱性溶液中Fe2+能迅速被空气氧化,故不需另加氧化剂。
注意:
①本法与硫氰酸盐法比较,其稳定性远远大于上法,磺基水杨酸与Fe3+络合反应完全,
方法准确度高,并且干扰离子的影响大大减少,可在氟离子和磷酸根离子存在下测定铁。
②铝离子与铜离子也能与磺基水杨酸络合而干扰测定,前者生成无色络合物,但要消 耗
一定量磺基水杨酸,故加入过量的磺基水杨酸溶液可消除其干扰。
(3)邻菲罗啉法(邻二氮菲法)
在微酸性条件下Fe2+能与邻菲罗啉生成橙红色的络合物,在510nm波长下有最大吸收,
其吸光度与铁的含量成正比。食品样品经消化后,铁以三价形式存在,故显色以前应先加盐酸羟胺,将Fe3+还原成Fe2+。如果有其他金属离子干扰,可加柠檬酸盐或 EDTA 作掩蔽剂。
注意:
①配制试剂及测定中用水均系以玻璃仪器重蒸的蒸馏水。
②邻菲罗啉比色法测定铁,灵敏度较高,溶液中含铁 0.1 mg/kg 时其颜色也很明显,易
于比色。
③邻菲罗啉与二价铁在微酸性条件下形成的红色络合物颜色相当稳定,比硫氰酸盐比色
法稳定得多。
④本法选择性高,干扰少,显色稳定,灵敏度和精密度都较高。 (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点燃铁空心阴极灯(波长为 248.3 nm),将试样消化液在空气
-乙炔火焰中喷雾,使Fe原子化,由于原子化浓度与吸光度成正比,故测其吸光度,用标准工作曲线法即可算出样品中铁的含量。 此法灵敏,快速,但是仪器设备昂贵。
3. 锌的测定
锌的测定可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二硫腙比色法。 (1)二硫腙比色法
此法是在pH4.5~5.0条件下,锌离子与三硫腙生成紫色络合物,此络合物溶于四氯化
碳,在520 nm处测定吸光度。其他金属离子靠加入硫代硫酸钠、盐羟胺溶液和调节pH来排除干扰。
(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3 / 4
农产品与食品质量检测技术教学资源库
样品处理后,导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原子化后,吸收213.8 nm共振线,其吸收
量与锌量成正比。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