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考试题(各版本)
班级: 姓名: 分数: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nǐ dìng wēi xiǎn duàn liàn juàn liàn cháo xiǎn
tè shū qiān zì àn rán wò shì zhěn jīn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吭(_______)役(_______)硝(_______)谊(_______)谣(_______) 杭(_______)设(_______)消(_______)宜(_______)摇(_______) 篮(_______)跺(_______)挎(_______)胚(_______)祸(_______) 蓝(_______)躲(_______)跨(_______)杯(_______)窝(_______)
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15分)
铺(_____)盖(_____) (________)众生 稍(_____)即(____) (_____)体(_____)伤 (_______)西风 (_____)山(_____)野 此(____)彼(____) (___)有(___)思 若(____)若(____)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10分)
无论……都…… 如果……就…… 不管……总是…… 只要……就…… 1._____不来台风,我_____可以收几大箩。
1 / 5
2.小时候,我_____对什么花,_____不懂得欣赏。
3. _____让它开过, 落在泥土里, 尤其是被风雨吹落, 比摇下来的香味_____ 差多了。
4.长大后,_____我走到哪里,_____不能忘记故乡的桂花雨。
五、按要求写句子。(15分)
(1)小艇穿过石桥。(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天的夜晚,池塘里的青蛙叫个不停。(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王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诸葛亮对鲁肃说:\"我来请你一起去取箭。”(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江上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分)
《 落花生》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母亲说: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好不好?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咐附就在后园的茅亭里过这个节。
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父亲说:你们爱吃花生吗? 我们争着答应:爱!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2 / 5
姐姐说:花生的味儿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榨油。
我说:花生的价钱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这就是它的好处。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也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分段并概括落花生这篇文章的段意大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篇文章为什么叫落花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并分析文中加点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习作。(20分)
题目: 给我的启示
提示:补充作文题目。通过一件具体事例来写,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5
参考答案
一
拟定 危险 锻炼 眷恋 朝鲜
特殊 签字 黯然 卧室 枕巾 二
吭声 退役 硝烟 友谊 歌谣 杭州 设问 消失 便宜 摇动 篮球 跺脚 挎着 胚胎 车祸 蓝天 躲藏 跨步 杯子 一窝 三
天 地 芸芸 纵 逝 遍 鳞 烈烈 漫 遍 起 伏 若 所 有 无
四
只要 就 无论 都 如果 就 不管 总是 五
一只小艇慢悠悠地穿过月牙似的石桥。 夏天的夜晚,池塘里的青蛙叫个不停,就象在开会一样,商量怎么能消灭更多的害虫。 秦王不得不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诸葛亮对鲁肃说,他来请鲁肃一起去取箭。 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是因为雾这样大。 六
1.第1段写了种花生,收花生。 第2345段写吃花生。 第5段到最后1段写议花生。
2.作者通过落花生的形象,生动地赞美了劳动者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突显落花生的主题。
3.作者运用衬托的手法,突显落花生的与众不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作用是利于表达作者的感情色彩。
4.总结全文,通过对植物的对比,反衬出落花生的伟大。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