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20分)
1. (1分) (2015九上·永州期中)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 . 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C . 氧气可用来抢救病人
D . 正常人可以长时间的生活在纯氧中
2. (1分) (2017九下·滨湖月考) 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品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 . 全毛羊毛衫
B . 塑料盆
C . 不锈钢餐具
D . 玻璃杯
3. (1分) 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用嘴吹灭酒精灯
B . 将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C . 用药匙取用粉末状药品 D . 直接把锌倒入试管中
4. (1分) 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 ) A . 2H B . 2H2 C . 2H2O D . 2H+
5. (1分) (2016高一上·甘肃期中) 下列物质富含糖类的是( )
第 1 页 共 20 页
)
A . 空心菜 B . 鸡蛋 C . 面条 D . 花生油
6. (1分) 下列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A . 净化后的空气、二氧化碳 B . 水银、澄清石灰水
C . 生锈的铁钉、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后的剩余固体 D . 氧化镁、液氧
7. (1分) (2019·无棣模拟) 水是生命的源泉,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说明水分子体积变小 B . 生活中常用肥皂水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C . 通过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 . 天然水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后得到的是纯净物
8. (1分) (2015九上·兰州期末) 等质量的镁、锌、铁三种金属分别跟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能够正确反映时间(t)和产生氢气质量(m)关系的曲线是( )
A .
B .
C .
第 2 页 共 20 页
D .
9. (1分) (2019九上·天祝月考) 澄清石灰水敞口露置在空气中,液面上会出现一层固体白膜.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
A . 二氧化硫 B . 稀有气体 C . 二氧化碳 D . 水蒸气
10. (1分) “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少,减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保“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少,减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护环境。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
A . 节约用电 B . 大量砍伐森林 C . 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 D . 尽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
11. (1分) 化学实验室常需要配制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配制溶液时,只能用水作溶剂
B . 配置硝酸铵溶液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会下降 C . 可溶性物质溶于水时一定会放出热量
D . 将10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得到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12. (1分) (2018九上·海南月考) 瘪了的乒乓球放到热水中会重新鼓起来,是因为乒乓球内气体( ) A . 分子的体积增大 B . 分子间间隔增大
C . 分子的质量增大 D . 分子的个数增多
13. (1分) (2016·洛阳模拟) 如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第 3 页 共 20 页
B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 C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 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
14. (1分) (2011·葫芦岛)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卫生安全的是( ) A . 用“瘦肉精”饲养生猪 B . 用霉变花生压榨食用油 C . 用加碘盐做食品调味剂 D . 用工业色素给食品上色
15. (1分) (2019·泰安模拟)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 向等质量的铁、锌中分别加入稀硫酸
B . 向H2SO4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Ba(OH)2溶液至过量
C . 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D .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16. (1分) (2019·黄浦模拟) 一定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是( ) A . 混合物 B . 单质
第 4 页 共 20 页
C . 纯净物 D . 化合物
17. (1分)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爆炸反应:S+2KNO3+3C是( )
A . K2S B . H2O C . SO2 D . K2SO4
18. (1分) (2016九上·哈尔滨月考)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操作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杂质) Cu(Fe) CO(O2) NaCl溶液(Na2CO3) FeSO4溶液(CuSO4) A . A B . B C . C D . D
19. (1分) 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铁部分锈蚀后没有回收价值 B . 铁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 C . 铁生锈,产生的铁锈能阻止铁继续被锈蚀
D . 铁生锈是铁在有氧气和水等物质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复杂化学反应的过程 20. (1分) (2018·吉林模拟) 下列实验设计方案或判断合理的是( ) A . 鉴别氢氧化镁和氯化钠固体:取样,分别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B . 向含有某种杂质的氯化钡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若出现白色沉淀,则杂质一定含氢氧根离子 C . 分离氯化钡和氯化钠溶液:滴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 D . :取样,先滴加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再滴加酚酞
操作方式 加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缓慢通过灼热铜网 加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X+N2↑+3CO2↑,则X的化学式
二、 填空题 (共6题;共22分)
21. (4分) 物质分类的方法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法.但根据概念的范围大小,不同类物质问存在有一定的关系.
第 5 页 共 20 页
(1) 根据所学知识分别分别判断,上面两图圆圈的A代表________,B代表________,使其符合相应的关系
(2) 有以下物质:①洁净的湖水 ②水银③高锰酸钾 ④液氧 ⑤二氧化碳.请用序号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有是________, 2)属于含氧化合物的是________, 3)属于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是________,
4)既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氧元素,又有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氧元素的物质是________. 22. (5分) (2017·绵阳模拟) 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
(1) 刘莹同学在做硫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实验时,为了保护空气,在瓶底预先倒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其原理为:________(写方程式)
(2) 现在流行野外露营生活,在野外也要有清洁水源,人们日常生活用水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净化处理才能使用.向水样中加入明矾,经溶解、________(填操作名称),除去不溶性杂质,然后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除去异味,再杀菌消毒,得到生活用水.欲判断得到的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肥皂水检验,其检验方法为________
(3) 盐酸既是化工的重要产品,又是生产硅材料的重要原料.如图归纳出了盐酸与其他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若X是与其他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可以是或________(填化学式),根据如图所示物质间关系,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3. (2分) 昊天同学探究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其温度的变化后,由于疏忽,未将盛氢氧化钠固体试剂的瓶塞塞紧,一段时间后,它可能变质了.
(1) 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 昊天同学对该样品进行了系列探究: 【提出问题1】该样品真的变质了吗?
【实验方案1】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再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
第 6 页 共 20 页
观察到________说明样品真的变质了.
(3) 【提出问题2】该样品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
【实验方案2】取该样品少量于烧杯里,加适量的水,搅拌,全部溶解后,再向其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过滤,再向滤液里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变成红色,说明该样品是部分变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 【提出问题3】怎样除去样品中的杂质?
【实验方案3】将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然后过滤,再将滤液蒸干,即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24. (2分) (2019九上·大兴期末)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如图所示。
(1) 碳循环中的“碳”指的是________(填“碳单质”或“碳元素”)。 (2) 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吸收CO2 B . 动植物遗体被微生物分解可产生CO2 C . 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可减少碳排放
25. (6分) (2020·湘潭)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湘潭市各学校开展全域喷洒低浓度“84”消毒液进行消毒。“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次氯酸钠),模拟制备“84”消毒液的流程如下图所示,其中A是密度最小的气体,B俗称烧碱,Cl2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 A的化学式为________,B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 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步骤I中主要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
第 7 页 共 20 页
(3) 步骤Ⅱ中,通常用碳酸钠来除去滤液中的氯化钙杂质,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 电解水时,一般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不能加入NaCl的原因是________。 26. (3分) (2018九上·渭滨月考) 工业上煅烧125t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56t氧化钙,则所用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CaCO3
CaO + CO2↑)
三、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5分)
27. (5分) (2017·平江模拟) 一包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钾、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Ⅰ. 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中固体质量随加入的水的质量变化如图1所示 Ⅱ. 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变红
Ⅲ. 向实验Ⅰ所得的混合物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
① CD段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从D到E的溶液的pH________(填“增加”、“减小”、“不变”). ② 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原固体中一定有________. ③ 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固体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________ 取实验Ⅱ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 取实验Ⅱ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硝酸酸化,________ 再加入硝酸银 原固体中有氢氧化钠 实验结论 ________ 第 8 页 共 20 页
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20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答案:2-1、 考点:
解析:答案:3-1、 考点:
解析:
第 9 页 共 20 页
答案:4-1、 考点:解析:
答案:5-1、 考点:
解析:答案:6-1、 考点:解析:
答案:7-1、 考点:
第 10 页 共 20 页
解析:答案:8-1、 考点:解析:
答案:9-1、 考点:解析:
答案:10-1、 考点:解析:
第 11 页 共 20 页
答案:11-1、 考点:
解析:
答案:12-1、 考点:
解析:
答案:13-1、 考点:
第 12 页 共 20 页
解析:
答案:14-1、 考点:
解析:
答案:15-1、 考点:解析:
第 13 页 共 20 页
答案:16-1、 考点:
解析:
答案:17-1、 考点:解析:
答案:18-1、 考点:
第 14 页 共 20 页
解析:
答案:19-1、 考点:解析:
答案:20-1、 考点:解析:
第 15 页 共 20 页
二、 填空题 (共6题;共22分)
答案:21-1、
答案:21-2、考点:解析:
答案:22-1、
第 16 页 共 20 页
答案:22-2、
答案:22-3、考点:解析:
答案:23-1、答案:23-2、
答案:23-3、
答案:23-4、考点:解析:
第 17 页 共 20 页
答案:24-1、答案:24-2、答案:24-3、考点:解析:
答案:25-1、
答案:25-2、
答案:25-3、
答案:25-4、
第 18 页 共 20 页
考点:解析:
答案:26-1、考点:解析:
三、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5分)
答案:27-1、考点:解析:
第 19 页 共 20 页
第 20 页 共 2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