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让座精神

来源:筏尚旅游网
让 座

公交穿梭,是这个小县城文明的标志之一。熙熙攘攘的人流在公交车上演绎着各种让座的故事。

有人给自己制定了这样的让座原则:在公交车上只要有人站着自己就不坐着。我没有这么崇高的境界,但起码能做到有老弱病残站着自己绝不坐着——在N年前,孑然一身,就是这么“任性”!记得有一次中午上班正值人流量高峰期,我和同事随着各路“小黄帽”挤上车,幸得一空位,窃喜,这时一位抱小孩儿的妇女也上了车,于是我起身示意娘俩过来坐,心里正因帮助别人而小确幸,“你看看,我们把学生都教育成什么了?”同事嚷嚷道。转身,原来刚才的座位竟然被一个七八岁的“小黄帽”丫头占领,她洋溢着一脸的不屑。真恨不得一把揪起她,但很快意识到是自己让座欠妥帖,准确地把座位让给别人是有策略的:起身示意需要座位的人,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好座位不被别人钻空子,直到那人坐好后再离自己让开的座位远一点。现在想想,当时和同事共同声讨那么大的孩子,一下公交车就义愤填膺地拽着她的校徽了解其姓甚名谁,是谁的弟子,这孩子大概也不会好受吧?

几年之后自己怀孕,很快,坐公交车时也成了被让座的弱势群体。印象中,那段时间尽量避免坐公交,但也有迫不得已的时候,比如从城西去城东。那天,我乘9路去华矿。上车后环顾车内已没有空位,于是拉住扶手椅栏杆而立,也许是心理作用,感觉车上人们的目光都聚集在我那凸兀挺起的肚子上,不知怎的,脸噌得就火辣辣的。这时,我真的想有一个座位坐下来,尽管能站住,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弱势和局促不要显现在众目睽睽之下,也不要让有一席之坐的人也许是因为自责、矛盾、纠结而把脸转向车窗外······“你坐这儿来吧!”耳朵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亲切的声音,循声望去,一位五十多岁的阿姨正起身笑盈盈地给我让座,她满脸的慈祥和真诚让我几乎忘记了推辞,她还问我是不是去街上,孩子几个月了,在交流中我感到她有些面熟,后来想起,她是我校的一位退休老师,心中的感

激和敬佩至今未减。

现在,身边多了一枚“拖油瓶”,坐车更不方便了,但好多次都幸福地被让座,仅仅几站路的旅程,陌生的车友们传递给我的都是暖暖的正能量。这让我想起了一则新闻,在某公交车上,人们把座位几乎都让给了需要的人。车行驶到下一站,一位老先生颤颤巍巍上来 ,一老太太起身让座:“你坐吧,我还能站稳。你今年多大年纪了?”老先生说:“81了,我也是今年才站不稳,谢谢你啊!”“哦,我比你还年轻一岁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