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鸿门宴测试与答案

来源:筏尚旅游网
鸿门宴

《鸿门宴》测试题与答案

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美姬(jī) 鲰生(zōu) 以飨士卒(xiǎng) 按剑而跽(jì)

B.樊哙(kuài) 卮酒(zhī) 瞋目视之(chēn) 目眦尽裂(cì)

C.玉玦(jué) 参乘(shèng) 切而啖之(dàn) 不胜桮杓(beī)

D.刀俎(zǔ) 彘肩(zhì) 戮力攻秦(lù) 从百余骑(jì )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8分,每词1分)

①张良是时从沛公( ) ②亡去不义( )

③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 ④固不如也( )

⑤秦时与臣游( ) ⑥旦日不可蚤自来谢项王( )

⑦不如因善遇之( ) ⑧且为之奈何( )

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并解释。(5分,每个1分)

①距关,毋内诸侯 通 意思: , 通 意思:

页脚内容

1

鸿门宴

②要项伯 通 意思:

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通 意思:

④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通 意思:

4.解释下列多义词。(17分,每空1分)

⑴军

①沛公军霸上( ) ②为击破沛公军( )

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④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2)为

①为击破沛公军( ) ②皆为龙虎( )

③何辞为( )

(3)于

①使人言于项王曰( ) ②贪于财货( )

③长于臣( )

页脚内容

2

鸿门宴

(4)之

①珍宝尽有之( ) ②为之奈何( )

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④鲰生说我曰……故听之( )

⑤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⑸幸

①妇女无所幸( ) ②故幸来告良( 5.解释下列句中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6分,每词1分)

(1)沛公居山东时——山东

古义: 今义:

(2)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婚姻

古义: 今义: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

古义: 今义:

页脚内容

3

鸿门宴

6.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形式,并加以解释。(8分,每空1分)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活用形式: 解释: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用形式: 解释:

③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活用形式: 解释:④ 范增数目项王, 活用形式: 解释:

7.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10分,每字1分)

①戮力攻秦( ) ②范增数目项王( ③因击沛公于坐( ) ④故遣将守关者( ⑤而听细说( ) ⑥坐须臾( ⑦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 ⑧若入前为寿( ⑨常以身翼蔽沛公( ) ⑩臣死且不避( )

8.对下列各句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秦时与臣游 游:交往

页脚内容

4

))鸿门宴

B.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缘故

C.沛公起如厕 如厕:上厕所

D.再拜献大王足下 再拜:拜两次

9.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跟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B.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C.今者有小人之言。

D.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0.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亚父者,范增也

A.得复见将军于此 B.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C.此天子气也 D.吾属今为之虏矣

11.下列句子不属于倒装语序的一项是( )(3分)

A.客何为者?

页脚内容

5

鸿门宴

B.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D.张良是时从沛公。

1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A.于是项伯复夜去

B.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C.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D.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13.对下列加点的人称代词按所指代对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会其怒,不敢献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③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④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⑤公为我献之 ⑥吾属今为之虏矣!

页脚内容

6

鸿门宴

A.①⑤/②④/③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⑥/③⑤ D.①/②④⑤/③⑥

14.翻译下列句子。(①-④每题3分, ⑤-⑧每题4分共28分)

①具告以事 译文:

②为之奈何 译文:

③孰与君少长 译文:

④沛公奉卮酒为寿 译文:

⑤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译文:

⑥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译文:

⑦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译文:

⑧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页脚内容

7

鸿门宴

译文:

《鸿门宴》课时测试题

1、B.

2.①张良是时从沛公(动词,跟随,跟从)②亡去不义(动词,逃亡,逃离)③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动词,抵挡,抵抗)④固不如也(副词,本来)⑤秦时与臣游(动词,交游,交往)⑥旦日不可蚤自来谢项王(动词,道歉)⑦不如因善遇之(副词,趁机,借此机会)⑧且为之奈何(副词,将)

3.①距关,毋内诸侯 距、内通拒、纳②要项伯 要通邀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④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4.⑴军①沛公军霸上(动词,驻扎)②为击破沛公军(名词,军队)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名词,驻扎军队的地方,军营) ④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带兵的人,将领)⑶为①为击破沛公军(介词,替,给) ②皆为龙虎(动词,成为,此处可引申为“呈现”)③ 何辞为(句末语气词,可译为呢)⑸于①使人言于项王曰(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向,对) ②贪于财货(介词,引出动作的范围,“在……方面”)③长于臣(介词,表比较,比)

⑶之①珍宝尽有之(助词,无义)②为之奈何(代词,这件事)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动词,到) ④鲰生说我曰……故听之(代词,他的话)⑤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页脚内容

8

鸿门宴

⑸幸①妇女无所幸(封建君主对妇女的宠爱叫“幸”)②故幸来告良(副词,幸亏,幸而)

5 ⑴沛公居山东时——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 今义:指山东省

⑶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婚姻 古义:结成姻亲关系,指儿女亲家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⑹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 古义:不同寻常,指意外的变故 今义:①异乎寻常的,特殊的②十分

6.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活用形式:名词作状语 解释:在夜里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用形式:使动用法 解释:使……活,解救了……

③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活用形式:名词作状语解释:像对待兄长一样

目 :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7.①戮力攻秦(合力)②范增数目项王(屡次以目示意)③因击沛公于坐(趁机)④故遣将守关者(特意)⑤而听细说(指小人的谗言)⑥坐须臾(一会儿,形容时间很短)⑦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从,带领)⑧若入前为寿(第二人称代词,你)⑨常以身翼蔽沛公(同义词连用,保护,掩护)⑩臣死且不避(尚且)

8、B.(故:老交情)

页脚内容

9

鸿门宴

9、C指人格卑下的人(婚姻 此指儿女亲家,现一般指嫁娶的事或男人和女人结为夫妻/ 山东 此指崤山以东,现在为山东省/非常 此指意外变故,现为表程度的副词:很,极,特别

10、C.(C和例句都是判断句,A句是介词结构后置句,B句是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D是被动句)

11、D

12、C(例句为名词作状语,此句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13、D

14.①具告以事 译文:将全部情况禀告给了(张良)

②为之奈何 译文:如何对付这件事

③孰与君少长 译文:你与他谁大谁小

④沛公奉卮酒为寿 译文:沛公奉上一杯酒祝他长寿

①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在秦朝的时候,项伯和我有交往,项伯杀了人,我救活了他

答:

页脚内容

10

鸿门宴

②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答:

沛公现在有急难,(我)逃跑离开是不讲道义的,(我)不能不告诉(他)

③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你替我(把他)请进来,我得用对待兄长的礼节待他。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现在人家正象切肉的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为什么(还要)告辞呢?

页脚内容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