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参加“永川区2015年‘卓越课堂’建设初中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片区复赛”有感
江永中学 冯光学
在2015年国庆之前就接到通知,永川区要举行“永川区2015年‘卓越课堂’建设初中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的通知。这次学校采用了与以往不一样的模式,以前都是直接推荐,而这次是每个组的全体中青年教师先在学校赛一次,时间就定在国庆回来后的第一天。我是一个不喜欢出众也比较懒的人,如果是以往那种模式,可能我不会去参加,但新的模式下就不得不参加了。
我们数学组的老师,其实大多都和我一样,不喜欢太出众也有点“懒”,所以都没精心的准备。但我又和他们有点不一样,就是我爱面子。其实我没太想要去得多高的奖,只是害怕自己因为没准备好而手足无措,所以不管是学校的初赛还是北山的复赛,我都认真去准备了的。国庆节虽然没有着手去做,但心里都念着这个事,玩的都不安心。
其实我们数学组的老师都很有实力,很有想法。正是由于我准备的比他们充分,所以有幸以校内第一名的成绩代表学校的数学组参加北山的复赛。当接到复赛课题的那一刻,心就一直悬着,没底儿。是一堂初一上册《整式的加减》的复习课。在这儿我自我检讨,我以前从来就没认真上过复习课,或者有些章节因为时间不够压根儿就没复习,这时就只有请教我们组的其他成员和网络了。当有了一点思路后,就开始认认真真的研读教材和教学大纲。都说教材是根本,所以我不放过教材上的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个字。教材弄懂之后,就开始在网上下载一些别人优秀的教案、课件、习题、讲课视频之类的资料。但那些始终是别人的思想,不能够按部就班的拿来用,只能借鉴某些部分。但还是有很大的帮助,
拿我的引入来说吧。开始我总是找不到满意的引入,可当我看到网上的一个习题后,突然给我灵感,就用它改编之后拿来作为本堂课的引入,简直是完美。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跟本堂课的教学设计紧密相接。包括后面的习题设置,教学环节安排等都有借鉴互联网。初步成型之后,在2008级1班进行了第一次试讲,效果不尽人意,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这是一堂复习课,处理的题量肯定比新课要大,涉及到的题型也比新课要多。那怎么在有限的40分钟内尽可能多的处理完这些题目呢?最后在数学组的其他成员和李国清老师的帮助下终于突破了这个难关。重新设计后,又开始上第二堂课。这次的效果明显就好多了。用李国清老师的话说就是基本成型了。就这样修改—上课—修改—上课……反复进行了四五次,到最终参加复赛已经是第六次上这节课。虽然在赛课中出现了一些小意外,但感谢在其他老师的帮助下,才没有影响到比赛,最终还取得了片区赛课第一名的好成绩。
参加了这次赛课感触良多,我把感受最深的归纳为四点:
1、“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定要积极准备。
2、“自信”。其实准备好了,胸有成竹了,自然就自信了。
3、人要多“逼”自己。借我校校长经常在会上说的一句话“优秀是被逼出来的”。有些事情做了之后才发现自己是可以做好的,可能我们需要的是找一个“逼”自己的理由。
4、我感觉自己很幸福,有那么多老师出谋划策。很多的设计和安排都是大家的想法,我只是负责设施和表演。
准备和信心是赛课成功的关键。
赛课虽已结束,但这次赛课带给我深远的影响。通过比赛,我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更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我将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去奋斗,争做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
此次赛课还没结束,决赛的形式和流程又有变化,只有一个周的时间准备,我心里又有点紧张了。一个周的时间怎么够呢?要备课、研课、还要磨课。哎,只能自我安慰:大家都一样!虽然对结果没什么信心,但还是有希望。毕竟还有团队给我帮助和力量。还是预祝自己能取得好成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