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油菜栽培技术与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研究

来源:筏尚旅游网
农 技 推 广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年第4期

油菜栽培技术与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研究

郑卫权,朱娟弟

(怀宁县月山镇农业站,安徽怀宁 246131)

摘要:为了促进油菜在安徽省怀宁县种植技术推广,当地农技部门通过加强怀宁县地理因素研究,不断加深油菜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科学引进先进农业技术,从而提升当地油菜种植产量以及经济效益,扩大油菜市场空间。基于此,首先提出油菜栽培技术,进而分析提升种植效益的措施,旨在推动怀宁县油菜种植产业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油菜种植;种植效益;措施0 引言

怀宁县为了能够推动油菜种植产业发展,不断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农民减灾增收“保护伞”和“防火墙”的作用,为做好午季承保工作,该县深入开展小麦、油菜种植面积的调查摸底。县农险办会同国元保险公司业务人员深入20个乡镇开展小麦、油菜验标工作,各乡镇协保员和各村协保员以及部分种植大户、村民代表一起参与验标工作。可见,怀宁县相关部门对当地油菜种植十分重视,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油菜种植技术的推广工作,让农户第一时间掌握新技术、新方法,从而不断提升当地油菜种植效益,提升油菜种植产量。1 油菜栽培技术分析1.1 品种选择

在品种选择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条件,包括种植技术、地理因素等,适时引进油菜品种,建议选择当地农技部门推荐的油菜品种,保证油菜可以在怀宁县地区健康、稳定生长。怀宁县适宜种植的油菜品种包括白菜型、甘兰型。通过对当地油菜品种进行分析可知,发现怀宁县的季节气候明显,所以适宜采用偏春型油菜。

1.2 栽培技术控制

在油菜种植栽培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实时选择种植品种,并根据当地油菜种植近些年中常发病虫害,展开全面的预防工作,减少病虫害对油菜生长的影响。特别是要注重菌核病防治工作,对油菜种植的影响非常大。结合油菜种植产能目标,明确种植栽培技术,可以采用连片地膜栽培技术,实现对油菜的隔离种植,保证油菜可以健康生长,还能够避免油菜串粉造成的杂交生长问题。在油菜生长期间需要全面清除种植地的杂草、杂物,避免杂草抢夺油菜生长营养,保证油菜可以充分吸收养分,确保生长态势,这样才能够提升产能。1.3 种植规格和密植

为了实现油菜高产,要严格控制种植密度,否则会影响油菜的光合作用、养分吸收,种植量为40~50株/m2之间,确保油菜生长和通风。由于很多油菜品种根系发达、植株高大、分枝多,所以为了能够保证油菜健康生长,必须要保证密度符合种植标准。1.4 田间管理

1)及时查苗补苗、苗间定苗。出苗之前需要对种植田块进行巡回检查,第一时间发现缺苗断垄问题,并进行补苗移栽操作。2~3片叶进行间苗、3~4片定苗,将生长发育不良的油菜去除,留下生长健壮、长势旺的油菜,确保每个穴中有一株油菜苗,同作者简介:郑卫权(1964—),男,安徽怀宁人,大学学历,长期在

农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的推广工作,当前致力于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与工艺的研究工作。

时还需要顺便清除田间杂草。

2)适当追肥。追肥采用水肥一体化方法,也就是通过灌溉施肥,保证肥料的均匀性能。建议采用随水冲肥法,也就是在灌溉水当中加入一定量的可溶性肥料,随着灌溉工作进行施肥。在定苗之后的2个月时间适当追加尿素,追加肥量为5~6 kg/667m2,严格控制追肥量,以免出现烧苗问题。在返青季节追加返青肥,施加尿素量为10 kg/667m2,同样需要控制施肥量,禁止出现贪青晚熟等现象。在油菜花期需要很多的肥料,此时也是油菜吸收最为迅速的一个期间,这就需要适当的喷施磷、硼2~3次,施加磷酸二氢钾0.25 kg/667m2。1.5 适时收获

为了避免油菜收获过早或过晚影响油菜品质等情况,通常要在全田70%~80%角果出现黄绿色,且交角果内种皮处在变色阶段、分枝上部分具有泛绿时收获即可。2 提升油菜种植效益措施2.1 科学移栽

对怀宁县的自然地理条件进行分析,对油菜种植现象进行分析,采取科学的油菜栽培种植方法,这样才能够提升油菜的种植效益。科学移栽是保证油菜种植效益的基础工作,需要结合当地季节性因素,科学安排油菜的播种量、移栽方法、育苗技术等因素。如需要根据油菜育苗要求、油菜播种要求,科学进行壮苗,同时在田间管理中,采用水肥一体化管理方案,能够促进油菜生长养分稳定、均匀,便于移栽需求。还需要结合当地的日照量,科学移栽。移栽中需要保障油菜背面向阳,并喷施一定量的氮、磷、钾肥,这样即可满足油菜不同生长时期的养分需求,还需要加强油菜垄沟清除工作,控制田间温湿度,保证满足油菜稳定生长的要求。

2.2 病虫害防治

通过近些年油菜种植情况来看,常见的病害包括菌核病、霜霉病、白粉病,这就需要加强对这些病害的分析,找出出现病害的原因,全面强化病害防治工作,这样才能够保证油菜的种植产量以及商品性。如在菌核病防治当中,主要是在花期进行防治,喷洒40%菌核净1 000~1 500倍药液进行防治治疗;在霜霉病防治当中,需要采用生姜、大蒜、尖椒混合液进行喷洒,这样即可实现防治霜霉病的目标;白粉病防治当中,要采用25%的粉锈宁可湿粉进行喷洒防治,喷洒60~70 kg/667m2即可。还需要根据季节性因素防治害虫,在花期可以喷洒一定量的抗蚜威,降低蚜虫危害。

除了药物防治,还可以采用绿色防治方案,由于蚜虫、斑潜蝇、粉虱等害虫成虫对黄色敏感,通常采用黄篮板即可诱杀成虫,实现防虫的目的,通常黄篮板可以对潜叶蝇、白粉虱、蚜虫、蓟马等有效防治,降低成虫数量,减少繁殖几率,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药剂灭虫卵困难的问题,实现了无公害虫害防治。2.3 加强品种推广,强化企业合作

为了能够提高种植效益,需要不断加强新品种的研究和推广工作,这就需要农技部门不断加强新品种的研究工作,并通过试验田演示、技术推广、技术人员指导等形式,帮助种植户了解最新的种植技术,保证油菜的种植效益。此外,还需要加强与合作社、企业之间的联系,实现“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合方案,合作社给农户提供种植技术和种子,农户参加(下转第186页)

·178·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农 技 推 广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年第4期

初期,每700 m2内喷施三次50 g、50%好速净。或使用5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40%克瘟散乳油900倍液等每一到两周喷施一次,循环2~3次并保证药剂喷施均匀,就能有效控制病情。2.3 玉米小斑病的防治

玉米小斑病可发生于玉米生长的整个时期,主要在叶片形成褐色斑点并扩散成半厘米左右大小。小斑病还会威胁玉米子粒,在叶鞘及果穗苞叶上形成的黄褐色斑点,引起玉米穗腐烂变黑、甚至脱落,从而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和子粒的质量。

种源感染是小斑病发病原因之一,可通过以杀菌杀虫剂、复合肥、缓释剂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混合液处理的方式防止玉米种子带菌,包衣技术也能有效减少玉米种源的带病率,控制小斑病的发生。在播种时机的选择上,要保证玉米抽穗期避开阴雨天气,此外应增加底肥的投放量,保证植株茁壮生长。小斑病的化学防治技术与枯叶病大致相同,可采同种药物对叶面进行喷施。2.4 玉米蚜的防治

玉米蚜在河南商丘、洛阳等地的发病情况较重。玉米蚜虫多集中聚居在玉米叶心处,会在叶片上分泌蜜露进而形成黑色霉斑。玉米蚜病害严重时,会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及授粉,使玉米

籽粒的重量下降,造成玉米大量减产,减产量可达20%左右。

叶心期,可使用2 kg/667m2、3%的辛硫磷颗粒剂洒于玉米叶心处,或使用30 mL/667m2、10%的氯氰菊酯掺25 kg/667m2清水进行大面积喷施。在防治玉米蚜虫的同时,还能对玉米螟进行治理。3 结语

玉米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是保证玉米产量的重要工作,为满足我国巨大的玉米需求、不断提高粮食安全,需要针对玉米病虫害防治,不断研究新技术。在进行具体防治时,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及天气条件,合理选择治理时间并注意各种治理方法的结合使用,提高治理效果的同时注意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 孙艳红.试论玉米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J].农业与技术,

2019,39(2):94-95.

[2] 杨海.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8,

(24):125,129.

(上接第179页)

情不断向下发展,整株叶片逐渐褪去绿色,并且出现内卷下垂现

象,最终整个植株倒伏枯死。种植人员可在马铃薯环腐病发病期,采用600倍氟派酸或浓度为64%的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马铃薯进行喷洒。

第三点,青枯病防治。当块茎被病菌侵入之后,马铃薯植株会在短时间内萎蔫,整个植株在绿色状态下就已经枯死。在青枯病发病期,种植人员可采用70%甲基托布津700倍+50%多菌灵600倍液对马铃薯进行喷施。3.2 马铃薯虫害防治技术

第一点,地老虎防治。当马铃薯生长到约10 cm时,地老虎幼虫会在近地面位置咬断马铃薯幼茎,从而导致缺苗现象的发生。对于地老虎,种植人员可采用以下防治措施:首先,及时清理杂草,有效清除杂草中的虫卵。其次,通过诱虫灯将成虫诱杀。最后,当出现地老虎虫害后,种植人员可在傍晚进行施药,采用浓度为10%的氯氰菊酯1 500倍加浓度为50%的辛硫磷1 000倍液对幼菌根部进行喷施。

第二点,蚜虫防治。蚜虫会大量吸食叶片汁液,导致叶片发生卷曲,从而耗费诸多养分,同时还会对叶片的光合作用造成严

重破坏,并且蚜虫还会传播相关病毒,从严重影响到马铃薯的正常生长。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当气候较为干燥时,会促使蚜虫大量出现。种植人员可采用浓度2.5%的联苯菊酯乳油,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进行喷施。同时,种植人员还可通过涂有机油的黄色板诱杀蚜虫。4 结语

马铃薯是一种高产作物,也是良好的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采用合理的种植技术,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对策,不仅有利于提高马铃薯的成活率和品质,还对马铃薯健康生长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种植人员必须科学整地和播种,并根据马铃薯具体生长情况,有效进行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工作,从而促进马铃薯的优质、高效生长。参考文献

[1] 王时梅.马铃薯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业与技术,

2017,37(15):90-91.

[2] 袁蓉梅.马铃薯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J].农技服务,

2017,34(4):65.

(上接第178页)

合作社,实现二者联合,企业定期向合作社收取成品油菜,进行

加工或售卖,同时也负责为合作社、农户提供最新的种植技术,这样即可实现产业化种植,对提升油菜种植效益有着极大的助益。3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保障怀宁县油菜种植效益、提升种植质量,需要做好种子选择、种植规格控制、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等方法,确保油菜种植效益吗,减少化肥使用量,以农家肥、复合肥为主,同时采用黄蓝板诱杀虫害物理方法,降低对田间油菜的影响,实现无公害、绿色生产,从而实现最终油菜生产目标。

参考文献

[1] 董鹏.浅谈油菜栽培技术与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J].农民致

富之友,2016,(18):181-182.

[2] 钱双荣.浅谈油菜栽培技术与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J].农业

开发与装备,2015,(3):128-129.

[3] 龚清.浅谈油菜栽培技术与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J].山西农

经,2017,(7):62-63.[4] 谢群山,王绘袆.双低油菜高产栽培技术与提高油菜种植效益

的措施[J].福建农业,2015,(1):663-664.

·186·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