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解析话务报告 优化移动网络

来源:筏尚旅游网
解析话务报告 优化移动网络

路锦遥

移动网运行质量的好坏,主要由以下三个性能为标准:系统接通率、阻塞率、掉话率。因为所有通信网的全程全网的特点,所以,网络运行质量的各项指标不是各自独立,而是相互影响的。以下主要围绕接通率这一指标,谈谈通过话务分析,进行网络优化。

因为手机信号首先是通过BTS,然后再经BSC->TRUNK->MSC进行通信,因此,影响接通率的因素有:BTS接通率、BSC接通率以及MSC至其它MSC或公网间的中继接通率。这样,我们就可以分别对BTS、BSC和交换侧中继(TRUNK)进行话务分析,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接通率,从而提高系统接通率。 提高BTS接通率

BTS接通率即无线接通率,是衡量无线网络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BTS接通率的因素有:SDCCH(信令信道)阻塞率、TCH(话音信道)阻塞率、TCH分配失败率。可见,要提高无线接通率,就要降低阻塞率和TCH分配失败率。 如何降低拥塞率

信令信道拥塞是指手机发出的呼叫占不上信令信道,造成呼叫失败。话音信道拥塞是指手机占不上话音信道,造成呼叫失败。

在配置信道无硬件故障,且载波配置不是明显缺乏的情况下,造成阻塞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软件参数设置不当,可能造成拥塞。如:扬州运西站8月份信令信道阻塞率达23.74%,经检查,RACH-TA-FILTER设置过大(64),将其调整为20后,拥塞率降为零。

2.在保证信道软硬件配置都无故障的情况下,信道拥塞率高,我们首先要看该站的每信道话务量,算法为:C380_TRX_TOT_RTCH_ OCCY/C250_NBR_AVLB_TCH_TRX_TS/3600

(1)如果一个BTS的信令信道和话音信道每线话务量都较高,那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均衡话务,降低阻塞:

——调整载频配置,优化系统资源。在某些基站,由于频率规划时没有充分考虑人口密度,话务量分布等情况,造成某些小区的话务负荷过重,而另一些小区话务量较小。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适当调整小区配置,将话务量较小的小区信道适当调整部分到高话务量小区,充分利用频率资源。

——对阻塞率不是很高的基站,可以通过适当降低话务量较高的BTS发射功率,而提高话务量较低的相邻BTS的发射功率,来达到话务均衡。

——通过调整BTS的天线高度或天线俯仰角的方法,减小覆盖范围,来减小话务量,从而降低阻塞。

(2)有些基站信令信道每线话务量较高,而话音信道话务量则较低,或话音信道每线话务量高,而信令信道则较闲。这时,就可以考虑通过调整无线信道结构的方法,来消除阻塞。如扬州在前一段时间的网络优化中发现,部分BTS的信令信道阻塞率很高,而话音信道话务量不高。所以,我们通过修改无线信道的结构,将部分话音信道转变成信令信道,从而在不增加载频和任何硬件设备的情况下增加了信令信道数,消除阻塞。 如何降低话音信道分配失败率

话音信道分配失败率属无线系统指标,可以从OMC-R报告中取得。与话音信道分配失败相关的话务参数有:C12_NBR_NO_RTCH_AVAIL(在小区中无空闲无线信道。这也是造成话音信道阻塞的原因之一,有关降低阻塞率的问题,我们已在前面讨论过)、C146B_NB_ASS_RTCH_FAIL_MS_ACC _PBL(因为MS接入问题造成的无线信道处理失败)、C14B_NBR_RTCH_HO_UNSUCC_RTCH_

LACK(因为BSS故障造成的无线信道处理失败。即在正常作业期间,从Abis接口收到一条错误报告消息,而导致处理失败)。C146B和C14B一般是由于硬件故障造成。但这些故障在OMC-R上一般看不到告警。解决这类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利用七号信令仪表在Abis接口上收集消息并利用仪表自带的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存在问题的频点,进而检查对应频点的硬件(如RXGD和TXGM板),更换相应硬件板。 提高BSC接通率

BSC报告由连接MSC的ATOM或人机命令终端输出。报告中相关参数有:AVLBCHANNELS(可用信道数)、ANSW(用户应答,呼叫接通)、SEIZ(呼叫在占用中继次数)、OCC(中继总话务量,包括接续过程和用户通话的话务量)、CONV-OCC(用户通话话务量)。

根据经验,当每信道话务量>0.7Erl/l(Erl/l指每信道爱尔兰数)时,话务就会有溢出,BSC接通率就会下降,这时,就要考虑增加信道。因为BSC负责BTS与MSC之间的通信,因此,在话务量正常的情况下,BSC接通率突然下降,一般就要用7号信令仪表检查其与BTS、MSC间的各主要接口,运行是否稳定。(我们常见的问题是MSC与BSC间的A接口运行不稳定),进而测试对应硬件是否运行正常。

提高中继接通率

中继报告由连接MSC的ATOM或人机命令终端输出,相关参数有:ANSW(用户应答,呼叫接通),OFFD(主叫用户试呼数),SEIZ(呼叫在占用中继次数),AVLB(可用中继数)OCC中继总话务量(包括接续过程和用户通话的话务量),CONV-OCC(用户通话话务量),CONG(继拥塞次数)、NO-ANSW(叫振铃,但未取机应答),BUSY(被叫忙)、FAIL-DIST(远端呼叫失败)。影响中继接通率的参数有:NO-ANSW、BUSY、CONG、FAIL-DIST和SEIZ。其中用户无应答(NO-ANSW)和用户忙(BUSY)与网络运行质量无关。因此,提高中继接通率,就是要提高中继占用次数,降低拥塞和降低远端呼叫失败次数。

作为中继维护的第一件事就是看中继是否正常工作,防止中继闭塞。我们在对中继进行话务报告分析时,首先要做的也是可用中继数(AVLB)是否和配置中继数相等。如果不等,就要检查中继状态,测试中继板,保证中继可用率。

在中继无故障的情况下,造成中继拥塞高的原因就是中继每线话务量负荷太大,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适当增加中继,均衡话务量。

根据经验,GSM系统当每线话务量>0.7Erl/l时,就会造成拥塞。扬州移动通信公司7~8月因为大批量放装用户,话务量上升幅度较大。市区723、734两个汇接局的出中继接通率由原来的73%左右降至67%,我们通过话务分析发现这两个局向中继拥塞各有二百多次,每线话务量达到0.75Erl/l。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对这两个局向各增加两条中继,使每线话务量降为0.4Erl/l,中继拥塞降为0,中继接通率恢复正常。

因此,平时注意对话务量的分析,并及时作适当调整,是提高系统接通率、优化移动网络的一个重要方法。(人民邮电报)

(作者为扬州移动通信公司工程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