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組(Backlight Module)
背光模組又稱背光板,其功能在於提供LCD面板之光源,由發光源、導光板(Light Guide Panel,LGP)、光學用模片(擴散板,Diffuser)、塑膠框等構成,其發光源必須具備高亮度及壽命長等特色,目前的光源有冷陰極螢光燈(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及熱陰極螢光燈、LED、電激發光片(EL)等,其中以CCFL為主流,而依光源位置可以分為直下式及側光式二種,由於直下式的模組較厚,不符合輕薄短小的趨勢,因此,目前多以側光式為主,導光板的作用在於引導光的散射方向,用來提高面板的輝度,並確保面板亮度的均勻性,導光板的良宥對背光板影響甚鉅,因此,式背光板的關鍵技術之一。導光板是利用射出成型的方法將丙烯壓製成表面光滑的板塊,然後用具有高反射且不吸光的材料,在導光板的底面用網版印刷的方式印上擴散點,冷陰極螢光燈位於導光板側邊的厚端,冷陰極管所發出的光利用反射往薄的一端傳導,當光碰到擴散點時,反射光會往各個角度擴散,然後破壞反射條件由導光板正面射出,利用各種疏密、大小不一的擴散點,可使導光板均勻發光。反射板的用途在於將底面露出的光反射回導光板中,用來提昇光的使用效率。導光板依製程不同又可分為印刷式及非印刷式,印刷式是在壓克力平板上用具高反射率且不吸光的材料,在導光板底面用網版印刷印上圓形或方形的擴散點。非印刷式則是利用精密模具使導光板在射出成型時,在丙烯材料中加入少量不同折射率的顆粒狀材質,直接形成密佈的微小凸點,其作用有如網點。目前國內廠商大多仍採用印刷式的導光板作為導光元件,印刷式的導光板具有開發成本低及生產快速的優點,而非印刷式的技術難度較高,但在輝度上表現優異,模具開發技術為瓶頸所在,另外,根據形狀可分為平板及楔形板,平板多應用於監視器,楔型板多用於筆記型電腦。至於擴散板及的主要用途,在於提昇正面的亮度,擴散板的作用在於讓光的分布更加均勻使從正面看不到反射點的影子。然由於光自擴散板射出後,其光的指向性非常差,
必須利用稜鏡片來修正光的方向,達到聚光的效果,提昇正面的亮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