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在英语教学中践行国际理解教育理念

在英语教学中践行国际理解教育理念

来源:筏尚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英语教学中践行国际理解教育理念

作者:孙欢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8年第10期

摘 要:全球经济、信息、科技的一体化把国际理解教育理念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国家要求在基础教育中加强国际理解教育,要求英语教师从英语学科角度践行国际理解教育理念。

关键词:英语教学;践行;国际理解教育理念 一、国际理解教育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为了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优秀人才尤其重要。新时代呼唤新的教育理念——国际理解教育理念。

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是指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增进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相互了解、和平共处、相互合作。

二、践行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必须以外语学习为依托

国际理解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各国文化,理解和尊重外来文化,与不同文化的人们交流合作。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只有通过学习外语,才能真正深刻地了解和理解外来文化。因此,践行国际理解教育理念必须以外语学习为依托。 三、在外语教学中践行国际理解教育理念 1.学习文化

国际理解教育对课程的具体要求中提到应提升对外语学科的认识,学习外语不只是为了掌握一种工具,更主要的是为了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其他文化,为建立国家和国家之间更深刻的理解奠定基础。这就要求在外语教育中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和理解外来文化。 具体的做法如下:

(1)充分发掘书中语言中蕴含的文化差异。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语言处处蕴含着文化,笔者细心挖掘教材。 例如:英语Look at my new ... 看我的新……

西方文化:用来引起他人的注意并想得到赞扬,在得到赞扬后会大方地接受并说Thank you.这就反映了西方人性个张扬的特点。

中国文化:我们不会大声地让别人注意自己的新东西,甚至还会对别人的赞扬表示不好意思。这是因为我国五千年的文明文化教会了我们含蓄儒雅。 笔者通过语言告诉学生中西文化的差异。 (2)利用好教材中的文化板块。

文化教学板块已经正式纳入我们的教材中,这是学习各国礼仪和文化的有效途径,可以比较集中地了解一个国家的民俗文化。笔者会充分利用挖掘这一板块,收集较全面的素材,让学生通过国外的历史事件、当今社会生活的描写,对于该语言的民族有较全面深刻的了解,并有意识培养学生对于别国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2.培养能力 (1)交际能力

国际理解教育理念要求培养具有国际交际能力的人才。

笔者在教学中摒弃以语法为重心的中文式授课,注重听说交际能力的培养,尽可能使用英语授课,创造良好的外语交际环境。而且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技术,仿真交际;课程评价体系中也增加了口试。 (2)信息能力

全球化的首要表现在于信息的全球化,因此,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是未来中国公民应对全球化的重要能力。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收集、选择资料、整合资料的人。 因此,笔者会有意识地布置这样的任务,比如,在教完牛津小学英语5B Chinese Festivals这一单元时,就让学生收集中外节日的资料,并形成汇报——中西节日的异同,用英语介绍异同。这样一次次的主题任务锻炼了学生的信息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 四、在校本课程中践行国际理解教育理念 1.引入外语文化读物,学习外来文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的主旨是教育学生在认同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基础上,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胸怀,增长学生国际交往的能力。我校每周五开展校本课程,由教师自主选定学习材料。笔者选择《走遍美国》作为学生文化学习材料。这本书自90年代初引进中国以来,十分风行,深受广大英语学习者的喜爱。《走遍美国》是以“电视影集”的形式呈现的,它讲述了美国典型家庭Stewart一家的全景生活故事,情节生动,寓教于乐,且口语地道,语境鲜活,文化底蕴深谙其中。在每集故事后设置美国面面观专栏,用英语描述美国的风土人情,是一本不错的文化教材。

笔者以《走遍美国》这套教材为依托,学习外来文化。当然,笔者还会继续完善教材,加入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代表国家文化内容,让学生了解多元的文化。 2.让文化理解回归生活实践,并培养交际能力

国际理解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发展和不断生成的动态的开放的过程。对于外国文化的理解也是在不同文化间相互渗透、相互交流中完成的。静止的文化理解是狭隘片面的。所以要倡导生活实践文化教育,在实践中运用语言交流获取真正的文化理解。

笔者认为文化理解必须回归生活实践。笔者鼓励学生走出去,见到老外不要拘束,大胆与他们交流,为今后的国际化的竞争和合作做准备。

总之,笔者以英语学科教育为依托,践行国际理解教育理念,让学生承载着对文明交流的渴望;对和平安宁的期望;对共同发展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美好愿景。这一教育理念是秉承和谐共生、尊重差异、融汇中西的教育理念,也必定将我们的文化继续发扬和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余新.国际理解教育发展的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8). [2]姜英敏.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及其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7-05-05.

[3]赵中建.“学会共存”:促进理解、尊重和宽容的教育新理念[J].教育科学论坛,2002(1):21-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