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名校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共6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来源:筏尚旅游网
高考语文名校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2023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3兔年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内容创新上再次突破,融合创新节目频出。在创意节目《满庭芳·国色》里,从自然万物、天地四时中选取了中国传统中最典型的色彩,用简约灵动的舞美设计呈现了中国古典文学词牌“满庭芳”的理念,尽展满庭芳华,如痴如醉。创意节目《当“神兽”遇见神兽》利用VR三维绘制等新技术,让上古神兽“走出”文献古籍,和孩子们奇妙相遇。微电影《我和我的春晚》,讲述了普通观众和春晚之间的感人故事。

春晚官方吉祥物“兔圆圆”的动态形象也首次与观众见面,活泼的萌萌态、亮亮的大眼睛,带给人满满的喜气吉祥。伴随“兔圆圆”一起跃然眼前的,还有春晚主视觉标识。它是由“兔圆圆”奔跃向上的姿态定格而来的,同时又是草书“卯”字的幻化变体,丰神俊逸,整体设计富有踔厉奋发的动感,彰显了汉字亦字亦画的独特美感,( )。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请选出并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______改为______ ②______改为______ ③______改为______

2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中的语句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奔跃向上的癸卯兔年”的寓意和祈望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B.将“奔跃向上的癸卯兔年”的寓意和祈望演绎得淋漓尽致 C.使“奔跃向上的癸卯兔年”的寓意和祈望得到淋漓尽致地演绎 D.淋漓尽致地演绎出“癸卯兔年奔跃向上”的寓意和祈望 二、(2023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中老年患者中,动脉硬化是常见病。当血管出现硬化病变后,很多人认为只要将硬化的血管变“软”就可以改善病情,并且相信通过食物和保健品可以“软化”血管。

要想搞清楚血管是否可以“软化”,______①______。这是以脂质代谢障碍为基础,动脉望增厚变硬、血管腔狭窄的一类病变。医学研究认为,动脉硬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动脉硬化血管硬化的进程只能延缓,不能逆转,也就是说血管是无法“软化”的。

即便血管“软化”无法实现,仍有一些被认为可以“软化”血管的方法深入人心,这些方法其实你我都知道。虽然它们统统没有用。

______②______,但经口摄入的食醋无法直接进入血液,并不能改变血液的酸碱度,而且人体血液的酸碱度是相对恒定的,不会轻易改变;还有些人认为,通过吃木耳、洋葱、大蒜等食物可以使血管“软化”,这些食物虽有降血脂的功效,对新硬化斑块的形成有延缓作用,但对已经硬化的血管病变毫无用处。还有一些商家宣称诸如卵磷脂、深海鱼油等保健品可以“软化”血管,这些保健品并不能直接作用于病变,使硬化的血管“软化”。

因此,______③______是不可信的。

2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B.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C.今天在舞台上,矫若游龙,翩若惊鸿的那个人不就是你吗? D.佩洛西的台湾之行,让你清楚地看到美国政客的丑恶嘴脸。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

三、(2023届河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模拟卷(一)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高考考场上紧张,或许在所难免,① 。在心理学中,压力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倒U型曲线来解释。如果以完全放松的状态作为零点,那么随着压力的逐步提升,紧张感来袭,人体反而能够逐渐激发出潜在能力,思考和行动的效率也会随之提升。所以适度的紧张对考生来说是好事。

面对压力,紧张是正常现象,刻意追求过于放松的心态反而违背常理,会适得其反,进一步加剧紧张焦虑的心态。② ,都要允许一定程度的紧张存在,不要对放松心态过于执着。尤其是对家长来说,切忌一味地反复劝诫考生不要紧张。

高考从来都不只是考学生,③ 。专家认为,高考期间,家长要负责好“后勤保障”工作,给予考生一个独立、安静、不被打扰的备考空间就是对其最大的帮助。不要总是围着孩子问“你考得怎么样?感觉如何?”给予考生过多的额外关注,会给考生带来额外的心理压力。高考期间家长更应该像往常一样,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奏和规律。只有父母的状态正常,考生才能用正确的心态去应对考试。

2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离职领导没有挽留,是你对他不是无可替代。 B.他诚心诚意地邀请你,你就不要推辞了。

C.当你志在天下时,小恩小怨,你怎么会挂在心头呢? D.人生无非就是你笑笑我,我笑笑你,何必太较真?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四、(2023届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演练(一)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岱最为人熟知的代表散文之一大概就是《湖心亭看雪》了。全文不过短短一百来字,就将一幅天地辽阔、万籁俱寂、人际相会的画面描写得① 。崇祯五年,当时张岱旅杭州西湖。此时的西湖也是白茫茫一片,它展示了一幅独特的湖中雪景: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这样简单的景致也可以寄寓极为丰富的情感。

时逢大雪,一个心思玲珑的雅致文人,总会做出一些② 的事来。于是,他孤身一人,只披着一件毛衣,提着一盏炉火,伴着船桨荡开的圈圈涟漪,独自游走在这清朗的画卷里。这种事,在心意相通的人看来,就是玲珑剔透,当举杯对饮,浮一大白。而在不理解的人看来,一定觉得这人疯了。

有趣的事,知己与旁人,张岱都遇到了。原本水天一白,只有长堤、孤舟与亭台,没想到竟然能在大雪后的湖心亭遇上和自己一样雪夜拥裘、乘舟赏雪的同好。这样的惊喜,就像当年的俞伯牙和钟子期,③ ,却倾盖如故。原本天地一孤客,内心总有“独一人而知天下有雪”的寂寞。但此刻却有人与自己心意相通,这大概是人世间最潇洒的事。即使旁人无法理解,“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崇祯五年十二月,西湖这一场大雪,就这样下了四百年。 20.请在文章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成语。

21.横线句中的“浮一大白”是什么意思?请从你熟悉的古诗文中找出描摹类似场景的诗句。

2

22.仔细阅读文本,认真揣摩结尾部分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选择合适的意象,仿照划波浪线句“……,就这样……了四百年”的句式写一组排比句,以作为本文新的结尾。

五、(2023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花椒的麻味主要由酰胺类物质产生,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酰胺,包括各类山椒素与花椒素等,主要存在于花椒果实表面的凸起中。我们咬到花椒的时候会觉得特别麻,其实① ,使含有花椒麻素的花椒油渗出。② ,那就是一看、二捏、三闻、四尝。首先看外表,主要是看花椒的色泽、椒粒的大小、开口的多少以及有无杂质,花椒表面的小疙瘩越多,说明花椒越香越麻。

其次捏,感受花椒是否干燥,干燥的花椒捏起来会发出“沙沙”的响声。然后是闻气味,抓起一小把花椒,握住片刻,③ ,而不是霉变的味道或其他杂味的,就说明是好的花椒。最后是尝,( ),这时你再仔细揣摩这花椒是否带有苦味、涩味等异常味道,只有麻味醇正者,方称得是上品。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随意取一粒花椒,用舌尖去感触,然后用牙齿轻轻咬开它 B.取花椒中的任何一粒,牙齿轻轻咬开它,然后用舌尖去感触 C.随意取一粒花椒,用牙齿轻轻咬开它,然后用舌尖去感触 D.取花椒中的任何一粒,用舌尖去感触,牙齿轻轻咬开它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六、(2023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桥西区高三下学期区域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了及时、有效控制疫情,一旦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各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部门将会根据流行病学特征、实验室检测结果、病毒基因测序等疫情信息,科学划定一定区域,短时间内进行该区域内全部人员新冠肺炎核酸检测。

但是病毒是个狡猾的微生物,它会通过不断的改变自我,也就是用变异来适应宿主环境,核酸检测① ,但是无法发现它们是否发生了变异,基因测序就是一个放大镜,② 。目前大家熟知的德尔塔株、奥密克戎株,以及之前的阿尔法株、贝塔株,都是通过基因测序发现新冠病毒在DNA水平上的不同而命名的,通过基因测序我们还③ ,例如2021年10月份发生在遵义的病例,广西疾控中心就通过基因测序,将获得的结果与内蒙古、甘肃等地的结果做比较,发现它们都高度相似,因此得出遵义的这起新冠疫情与内蒙古、甘肃的疫情是同一传染源的结论,为我们的疫情判断和处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3

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一、

【答案】21. ①.“在创意节目《满庭芳·国色》里” ②.“创意节目《满庭芳·国色》” ③.“呈现了……的理念” ④.“阐释了……的理念” ⑤.“如痴如醉” ⑥.“令人如痴如醉” 22.B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有三处语病: 一是滥用介词,“在创意节目《满庭芳·国色》里”,“在……中”导致主语缺失,可删掉“在……中”; 二是“呈现”与“理念”搭配不当,改为“阐释……理念”; 三是暗换主语,“如痴如醉”的主语是“人”,改为 “令人如痴如醉”。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的能力。 A.被动句与上文不连贯; C.表达不如B项简洁; D.一般陈述句,不能突出“‘奔跃向上的癸卯兔年’的寓意和祈望”。 故选B。 二、

【答案】21.D 22.①先要知道什么是动脉硬化 ②有些人认为喝醋可以“软化”血管 ③通过食物和保健品来“软化”血管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义的能力。 文中划线的“你”泛指所有的人。 A.“你是萍”特指周萍本人。 B.“你不要去拿”特指水生嫂。

C.“翩若惊鸿的那个人不就是你吗”特指舞台上跳舞的人。

D.“佩洛西的台湾之行,让你清楚地看到美国政客的丑恶嘴脸”泛指所有的人。 故选D。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怨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内容上“这是以脂质代谢障碍为基础,动脉望增厚变硬、血管腔狭窄的一类病变”这是动脉硬化的定义,可知本句强调的是什么是动脉硬化。句式“要想搞清楚血管是否可以‘软化’”可推出“先要”,据此可填:先要知道什么是动脉硬化。

第二空:内容上“经口摄入的食醋无法直接进入血液”本句强调食醋对硬化的血管的作用。句式与“还有些人认为,通过吃木耳、洋葱、大蒜等食物可以使血管‘软化’”相同。据此可填:有些人认为喝醋可以“软化”血管。

第三空:“并且相信通过食物和保健品可以‘软化’血管” “是不可信的”“这些保健品并不能直接作用于病变,使硬化的血管‘软化’”本文是总分总结构,对首段的错误观点进行分析,以得出结论。本句强调的是通过食物和保健品可以‘软化’血管观点错误。 据此可填:通过食物和保健品来“软化”血管。

三、

【答案】21.B 22.①但紧张不一定是坏事 ②不管是考生还是家长 ③更是考验家长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4

画横线的“你”是不明确指明的集团(考生家长)中的某一个体。 A.劝说的对象,具体的某人。

B.不明确指明的集团中的某一个体。 C.泛指任何人。 D.每个、人人。 故选B。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后文着重说适度的紧张对考生来说是好事,与上文构成转折关系,所以,此处应填“但紧张不一定是坏事”;

第二处,结合后文“都要允许一定程度的紧张存在”“尤其是对家长来说,切忌一味地反复劝诫考生不要紧张”可知,应指考生和家长均包括在内,后文强调家长,家长应放在后,所以,此处应填“不管是考生还是家长”;

第三处,后文说高考期间家长应负责好“后勤保障”工作,给考生创造好的备考空间和提供好的心态,意在强调高考也是在考家长,所以,此处应填“更是考验家长”。

四、

【答案】20. ①.栩栩如生/精美绝伦 ②.与众不同/出人意料 ③.萍水相逢

21.“浮一大白”指满饮一大杯酒。如: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又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等等。(写出任意一组即可)

22.西湖这一痕长堤,就这样静默了四百年;湖中那一点湖心亭,就这样伫立了四百年;烟波中那一芥余舟,就这样漂泊了四百年。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常见的成语,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根据该句“不过……就将……”的关联词可知,张岱的文章虽短,却能写得极为精准、生动,故可填:栩栩如生/精美绝伦。“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精美绝伦”:精致美妙,无与伦比。

②根据该段最后“而在不理解的人看来,一定觉得这人疯了”可知,此处文人的行为应该是普通人难以理解的或不会去做的。故可填:与众不同/出人意料。“与众不同”:与其它人不一样。“出人意料”:出乎人们意料之外。

③后文“倾盖如故”指偶然结识的新朋友却像友谊深厚的旧故交一样,而根据转折关联词“却”可知,前面应该强调“新认识”这一条件,故可填:萍水相逢。“萍水相逢”:浮萍随

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第一问,根据前文“举杯对饮”可知,“浮一大白”应是与喝酒有关的词语,浮,违反酒令被罚饮酒;白,罚酒用的酒杯。意思原指罚饮一大杯酒,后指满饮一大杯酒。故该词可解释为:满饮一大杯酒。

而写出与喝酒相关的诗句,我们首先可以联想到与酒相关,经常喝酒、写酒的诗人。此外,语段中写喝酒的场景是与友人畅饮,因此可选这些诗人中写邀人饮酒的相关诗句,如李白,就有“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等。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语段结尾选用了西湖雪意象,句式表达为“西湖这一……,就这样……了四百年”的结构。

而根据张岱《湖心亭看雪》以及语段中提及的“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可知,可用长堤、湖心亭、余舟分别去替代雪进行仿写,且可以用“痕”“点”“芥”作为量词分别去形容这三个主体。故可仿写为:西湖这一痕长堤,就这样静默了四百年;湖中那一点湖心亭,就这样伫立了四百年;烟波中那一芥余舟,就这样漂泊了四百年。

五、

21.C【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用牙齿轻轻咬开它”与前后文衔接更好,排除B、D项;再比

5

较 A、C两项,“用牙齿轻轻咬开它,然后用舌尖去感触”更符合逻辑,排除A项。

22.①就是咬破了花椒表面的凸起 ②挑选花椒时主要有四个步骤 ③可以闻到花椒香气的(每处2分,意思 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补写语句的能力。首先通读文段,理解大意;然后联系上下文,寻找所给的提示语;最后根 据要求,概括作答。

六、

【答案】21.①仅能发现病毒的踪迹 ②能够捕捉病毒的变异 ③能发现病毒的相同点 22.构成:本体“基因测序”,喻体“放大镜”,比喻词“是”。表达效果:抓住了“基因测序”“放大镜”有助于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的共同特性,形象生动地阐述了“基因测序”在捕捉病毒的变异上的作用。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此空是说核酸检测的作用如何,结合后一句“但是无法发现它们是否发生了变异”可知,核酸检测的作用应该是能发现有无病毒,但是因为病毒太狡猾,无法确定它们是否发生了变异。即可推断第一空应填“仅能发现病毒的踪迹”;

第二空:结合前句“基因测序就是一个放大镜”可知,此空是要阐述“基因测序”检测病毒的特点。再结合后文的举例“目前大家熟知的德尔塔株、奥密克戎株,以及之前的阿尔法株、贝塔株,都是通过基因测序发现新冠病毒在DNA水平上的不同而命名的”,基因测序能像放大镜一样发现新冠病毒在DNA水平上的不同变化,即病毒变异过程。即可推断第二空应填“能够捕捉病毒的变异”;

第三空:可通过后句所举例子推测,“广西疾控中心就通过基因测序,将获得的结果与内蒙古、甘肃等地的结果做比较,发现它们都高度相似”,说明通过基因测序手段,是能够发现病毒基因的相同点的。即可推断第三空应填“能发现病毒的相同点”。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分析画波浪线句子比喻手法的构成,就是找出本体、喻体、比喻词。本句结构比较简单,“基因测序”是本体,“是”是比喻词,“放大镜”是喻体。

分析表达效果,“放大镜”的好处就是将事物放大,事物愈大愈能分辨其细节,看清事物面目。这里将“基因测序”比作“放大镜”,是形象生动地阐述了“基因测序”的作用,与核酸检测等方法相比,这种方法不仅能捕捉到病毒,而且能检测出病毒的变异过程。生动体现出“基因测序”的特点。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