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来源:筏尚旅游网
巫 堡 医 堂 堂 V01.26 No.1 2009 JOURNAL OF CHENGDE MEDICAL COLLEGE 莲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是其产生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据 研究黄酮类化合物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成分,有清 除体内自由基的作用,可抑制细胞的凋亡,还具有抗肿瘤、 抗病毒、抗突变、抗氧化等生物活性,有实验证实黄酮类化 合物是癌始发阶段的抑制物,甾醇类是促癌及演进阶段的 抑制物。目前半枝莲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报道甚少,因 此半枝莲对于寻找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抗肿瘤新药极具研 发价值。 (20):2215-2219. [10】胡旭东,吴小江,邱宏,等.六种常用抗癌中药对肝 癌细胞株Bel一7402的作用【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5,17(4):47-48. [1l】余建清,柳惠彬,廖志雄,等.半枝莲总黄酮对红细 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药师, 2005,8(11):897-899. [12】杨容,王志,习洋,等.中药半枝莲黄酮类化合物的 抗氧化活性[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 (5):489-492. [13】佟继铭,陈光辉,高巍,等.半枝莲的解热作用实验 【参考文献】 【1】张玉茹,宋晓虹.复方半枝莲对大鼠口腔癌前病变 细胞增殖的作用[J].中草药,2000,3l(9):692-694. 【2】Sonoda M,Nishiyama T,Matsukwa Y.Cytotoxic activities of flavonoids from two Scutellaria plants in Chinese 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l999,38(3):l66- l67. medicine[J].JEthnopharmcol,2004,91(1):65—68. [3】谢珞琨,邓涛,张秋萍,等.半枝莲提取物诱导白血 病K562细胞凋亡[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5 (2):ll5一ll7. 【l4】佟继铭,刘玉玲,陈光辉,等.野黄芩甙的解热作用 实验研究[J].承德医学院学报,1999,16(2):101-103. [1 5】Lil1 C,Shieh DE,Yen MH.Hepatoprotective effective of thefractionsofBanZhiLinonexperaimentalfiverinjuries inrats【J].JEthnopharmacol,1997,56(3):193—200. [4]Yin XL,Zhou JB,Jie CF,et a1.Anticancer activities and mechanism of Scutellaria barbata extract on human lung [1 6】SatoY,Suzaki S,Nishikawa T,et 1a.Phytochemical lfavones isolated from Scutellaria barbata and ntaibacterial activity cancercelllineA549【J】.LifeSci,21304,75(18):2233—2244. [5】林敬明,刘煜,罗荣城.半枝莲提取物抗入肝癌Hep- G2细胞增殖及其机制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6,26(7):975-977. 【6】林敬明,刘煜,罗荣城.半枝莲提取物抗人肝癌 QGY-7701细胞增殖及其机制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 学报,2006,26(5):59 J-593。 against methicillin—resistnta Staphylococcus aureus[J].J Ethnopharmcol,2000,72(3):483-488. 【l 7】Yu JQ,Lei JC,Yu HI),et 1a.Chemical composiiton and anti- microbial activities of volatile components of Lippia [7】宋寄春,谭诗云,陈明锴.半枝莲对大肠癌细胞增殖 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J】.成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7,21(2):106-108. [8]王洪琦,崔娜娟,胡玲,等.清热解毒和补益中药对 小鼠肝癌H22细胞的作用及免疫学机制[J】.广州中 医药大学学报,2006,23(2):l56-l58. [9】徐敏,I、平,李瑶瑶.半枝莲黄酮类化合物对体外肿 瘤 管生成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 5 javanica【J].Phytochemistry,2004,65(16):2333—2336. [18】陆平成,许益民.半枝莲多糖对细胞免疫的调节作 用【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9,(2):32-34. [191张春玲,胡俊峰,曲江斌,等.几种中草药及绿茶对B (a)P和NNK的抗诱变作用[J】.癌变・畸变・突变,2003, 15(2):101-103. [20】赵惠仁,胡书群,任孝衡,等.红花素对晶体醛糖还 原酶的抑制作用【J】.中国药理与毒理学杂志,1993, 7(2):l59. [21】李佩文,郝迎旭,崔惠娟.处方中应用大剂量半枝莲 的毒性观察[J】.中医药学报,1987,(4):36-37. (收稿日期:2008—09-03)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吴月娥 ,宋成成 ,李婷婷 ,庞红艳 ,张翠红 ,王瑞婷。 (1.承德医学院2005级本科临床医学系影像班,河北承德067000;2.指导教师)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治疗;tau蛋白;A p 【中图分类号1R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879(2009)01—0100—03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常见 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记忆力、判断力、抽象思维等 般智力的丧失为j主三要表现。其典型的病理特征是脑神 一药、中药、脑代谢促进药、神经营养因子、雌激素和基因 疗法等。 1 胆碱酯酶抑制药 目前,AchE抑制剂是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一线药物, 为轻、中度老年性痴呆病患者的标准治疗药物。A D病的 经细胞外出现p一淀粉样蛋白聚集形成的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脑神经细胞内tau蛋白异常聚集形成的神经 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及神经元原发变 性、坏死…。AD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海马和前脑基底部神 经元脱失。到目前为止,仍缺乏特异的治疗方法,在临床 L药物治疗仍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大量研究集中在胆碱 酯酶抑制药、钙拮抗药、抗炎药物、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 ・生化特点是以乙酰胆碱为主的神经递质的丢失,胆碱酯 酶抑制剂(ChEI)是目前最成功的胆碱能神经增强剂,通 过抑制突触间隙内乙酰胆碱的降解,增加毒蕈碱受体和 烟碱受体处乙酰胆碱的浓度,从而增强胆碱能神经元的 认知功能。此外还有研究表明该药物还能影响淀粉前体 lf)O・ 丞 堡 医 堂 瞳 堂 塑 JOURNAL OF CHENGDE MEDICAL COLLEGE 蛋白(APP)的表达和代谢。他克林(tacrine,THA)是第一 个被FDA批准的AD治疗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AchE、直 接作用于M受体、N受体及抑制单胺氧化酶产生;THA还 可增加烟碱结合位点的数量和葡萄糖的代谢。临床试验 表明他克林能改善轻中度AD患者的认知功能,但严重的 肝毒性限制其临床应用【21。石杉碱甲(huperzine)是我国从 中草药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与他克林比较,能更好的 通过血脑屏障,因此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且对AchE 抑制作用更长久。动物实验证实石杉碱甲能改善认知缺 陷、保护细胞从而对抗过氧化氢、淀粉样蛋白、谷氨酸、 局部缺血和十字孢碱诱导的细胞毒性和程序性细胞死 亡;临床试验亦证实,石杉碱甲能有效改善AD患者的记 忆缺陷,外周胆碱能副作用小 】。加兰他敏(galanthamine) 能直接抑制AchE的活性,对 酰胆碱脂酶有微弱的抑制 作用,可使突触前烟碱受体发{生别构,促进乙酰胆碱和 其它神经递质的释放。 2 抗D一淀粉样蛋白(A p)的治疗 A D在脑中沉积并形成老年斑,可导致AD患者的神 经退化。因此,A D积聚是AD发病的起始因素,A p聚集 是A D产生和清除之间长期失衡的结果f4】。A D来源于A D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APP可被p分 泌酶切割,产生可溶性APP片段(soluble APP fragment, sAPP D)和羧基末端片段(Cterminalfragment,p—CTF),后 者再经v分泌酶切割产生A p 40或A D 42,余下的细胞内 主链AICD在胞质内代谢。AD患者脑中APP主要经p分泌 酶途径降解,从而使A D生成增多,产生毒性作用,引起 细胞凋亡。针对A D的产生,其常用药物有分泌酶抑制 剂、调节胆固醇药物、神保护性药物等。 3 钙拮抗剂 在正常情况下,细胞膜具有将细胞内的钙离子泵出 细胞外的功能,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AD患者这一功 能受损,Kuwako等研究揭示大鼠海马神经过度表达APP 导致谷氨酸盐介导的细胞内钙离子的积聚,脑内钙调蛋 白酶异常增高,使细胞内钙离子超载,造成神经细胞的 损伤和凋亡。钙拮抗剂通过阻断钙通道或者拮抗钙蛋白 酶(calPain),减少因钙内流所致的神经细胞损伤和死亡, 改善记忆和认知功能。此外,钙拮抗剂还可以抑制钙离 子的超载,减轻血管的张力,预防血管痉挛,保持组织的 活力。常用的钙拮抗剂有尼莫地平、盐酸氟桂嗪等。尼莫 地平是第二代双氢吡啶类拮抗剂,能对抗脑血管收缩和 局部缺血,防止神经元的变性和死亡。盐酸氟桂嗪(西比 灵)为哌嗪类钙拮抗剂,能选择性的扩张脑血管,增加和 改善脑部血循环,从而预防缺血、缺氧引起的神经细胞 内钙离子增多所致的细胞损害。 4 抑 ̄lJtau蛋白磷酸化的药物 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神经纤维缠结(NFT)可能是 各种因素作用的最后通道。A p诱导tau蛋白磷酸化,使微 管失去结合能力,导致树突聚集。A p还能增加tau蛋白激 酶I、糖原合成酶激酶(glycogensynthase kinase GSK3 D)等 几种蛋白激酶的活性,这些酶都能促进tau蛋白的磷酸 化。用GSK3 13的反义核苷酸阻断A p诱导的神经细胞毒 VO1.26 No.1 2009 性作用有可能延缓AD的发展。最近合成的t ̄ATP竞争性 选择性GSK3 p抑制剂可避免tau蛋白的过磷酸化,这将 是一种治疗AD的新途径【51。 5 抗炎药物 流行病学研究及体内外实验证实,炎性反应参与了 AD的神经元功能失调。AD患者血清、脑脊液及脑组织尸 检中发现有特异性免疫反应发生,表现为患者脑内补体 系统激活及小胶质细胞增生,急性期反应物、细胞因子, 增多等,这些异常的炎性反应产物会促进A p沉积,形成, 神经毒性,引起神经细胞退变,从而出现痴呆的临床瘴 状。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能抑制小胶质细胞增生,干 扰老年斑形成,因此提出I防其发生。  ̄INSAID来延缓AD的发展或预 譬 6 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药物 在A D患者脑中,生物分矛过氧化损害涉及范围较 广泛,包括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蛋白质和DNA氧化作 用增强。氧化损害与活性氧(ROS)、铁的氧化还原作用、 激活环绕老年斑的胶质细胞、线粒体代谢异常等有关【61。 Butterfield等的实验表明,AD模型鼠脑内脂质过氧化反 应增强,表现为血清中MDA含量升高和SOD活力、GSH— PX活力降低,导致机体脂质代谢失衡。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SOD结合物,如PEG—S0D,类SOD的Sc-52608均 是自由基有效的清除剂。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剂类主要 有维生素E、维生素C、D胡萝I、素及微量元素硒等。大量 临床实验表明,此类药物可以有效的保护大脑,预防和 治疗老年性痴呆。 7 中药治疗 老年性痴呆病因复杂,发病环节较多。中医药在缓 解衰老及与衰老有关的疾病上有较丰富的理论和经验。 近年中药单体及有效部位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很快,发现了一些很有前途的活性成分,包括生物碱类、 皂苷类、黄酮类和多糖类等。 从中草药千层塔中分离得到的石杉碱甲和结构类 似物石杉碱乙及石杉碱衍生物异香蓝杉碱甲,均是强 效、可逆和高选择性的胆碱酯酶抑制剂『71;从石蒜科植物 石蒜中提取的雪花莲胺碱(加兰他敏)对神经原性乙酰胆 碱有高度的特异性作用 1;从夹竹桃科长春花属植物中 提取的长春胺有改善脑部微循环,增加大脑供养和改善 脑代谢的作用f9】。皂苷类成分在治疗老年性痴呆和延缓 衰老方面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研究表明,三七总 皂苷延缓衰老的作用可能与其对抗自由基生成,降低血 清胆固醇水平有关【】。1。酸枣仁皂苷除具有抗脂质过氧化 和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外,还是钙调蛋白质的一种新型 天然拮抗剂,调节细胞各种依赖Ca 的生理过程;远志总 苷能通过抑制模型鼠脑组织AchE活性,提高皮层Ach含 量,减少学习记忆障碍…】。 银杏叶提取物中的黄酮类物质、淫羊藿黄酮等能保 护脑神经细胞的有效成分,阻抑氧自由基诱导的神经细 胞凋亡,发挥治疗AD的作用ll 1。大豆异黄酮能有效地改 善衰老ADd,鼠的抗氧化系统的功能Il i。丹参酮对脑组织 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减轻淀粉状蛋白质毒性对线粒 ・l0卜 巫 堡 匿 堂 堂 拯 VOi.26 No.1 2009 JOURNAL OF CHENGDE MEDICAL COLLEGE 体、粗面内质网等超微结构的破坏…],葛根素可降iKAD 患者LPO含量、增加SOD活性,阻断AD的病理过程 1 51。黄 芪黄酮可改善或延缓衰老小鼠胸腺细胞的退行性变化 州;当归黄酮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提高纤溶酶活性,改善 脑部微循环和供氧。中药多糖防治老年痴呆的研究目前 主要集中在免疫调节、抗氧化和延长生物寿命等方面, 如螺旋藻多糖对D一半乳糖所致衰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商陆多糖有提高T细胞增殖的作用;云芝多糖有延长果 蝇寿命的作用等【q1。 8结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人口老龄化,AD的治疗 L6pez M,et a1.Comparison of melatonin versus vitamin C on oxidative stress and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y in Alzheimer’S iseadse induced by okadaic acid in neuroblas— tomacells【JJ.Eur J Pharmacol,2002’45 1(3):237.243. f7】阳初玉,吕泽平,郑陈光.石杉碱甲治疗轻中度阿尔 茨海默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 2003,7(31):4258-4259. 【8]刘福根,高之旭,陈美娟,等.加兰他敏片治疗阿尔茨 海病的多中心、随机双盲评价【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 志,2003,22(1):92-95. 将成为文明社会的一大课题。尽管针对AD有如此多的治 疗方法,但是均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很多新的研 究靶点虽然还不能应用于I临床治疗,但为治疗提供了全 新的观念和方向。 [9】芮菁.中药治疗老年痴呆的研究概况【J】.天津药学, 2003,15(1):57-60. [1O】屈泽强,谢智光,王乃平,等.三七总皂苷抗衰老作用 的实验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2(2): l30一l33. [1 l】彭颖,李晓波,杨静,等.中药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 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一中医药现代化,2005,7(5): 63—68. 【参考文献】 [1]盛树力.老年性痴呆:从分子生物学到临床诊治[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l998.1. f2】Colombres M,Sagal JP,Inestrosa NC.An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and novel drug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with par- [12】杨玲玲,苑辉卿,曾季平,等.培养神经细胞的氧自由 基损伤及银杏叶提取物的治疗作用[J】.中国老年学 杂志,2005,25(1):65-67. ticulr areference to anti—cholinesterase compounds fJ】.Curt Pharm Des,2004,10(25)9121・3130. 【3】Wang R,Yan H,Tang XC.Progress in studies of huperzine A,a natural cholinesterase inhibitor from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fJ1.ActaPharmacol Sin,2006,27(1):1-26. (4】Selkoe DJ.The amyloid hypothesis ofAlzheimer’S disease: progress and problems on the road to therapeutics[J]. Science,2002,7(19):297—353. [13】杨红,陈伟强,罗少洪,等.大豆异黄酮活性组分对阿 尔茨海默病小鼠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中国临床药 理学与治疗学,2005,10(8):940-942. [14】李龙宣,茹立强.丹参酮对海马内注射p一淀粉样肽 后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3,23(5):294—297. [I5】陈炜,赵光树,于恩彦.葛根素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 疗作用及机制初探….中国中药杂志,2006,3l(10): 858—860. [5】耿佃盛,韩恩吉.神经生长因子与老年痴呆[J】.国外 医学.神经病学神经科学分册,2000,27(3):1 53一 l56. [6】Montialla—Lo pexz P.Mufioz—Aqueda MC,FellO O [16】王桂云,郭新民.黄芪对衰老小鼠一氧化氮、自由基 及细胞凋亡的影响[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4,25 (4):14-15. (收稿日期:2008-09-l8) (学生园地栏目编辑:苏桂兰) 教学研究 “W2H2s”思维教学模式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梅爱敏,左彦珍,王瑞婷 (承德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河北承德067000) 【关键词】“W H S”思维教学模式;药理学;教学效果;教学评价;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IC 【文章编号】l004—6879(2009)01-0102—03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 门学科,作为医学基础学科,已成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 过环环相扣的问题、思考、解决、综合逐步深入,刺激学生 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一学、医学与药学之间的桥梁,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着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医学生在学习药理学时尚未接触临 床,加上药理学内容覆盖面广,学生普遍反映药理学理论 性较强、难点和重点较多,学习思路不清晰…。为此,我们在 教学中应用了“W H S”思维教学法,“W,H S”即:“what、 why、how、how do、sum-up”思维教学模式f1I,在教学中通 ・1“w,H,s”思维教学模式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课堂讲授中运用“W H S”的思维方法,能教会学生以 科学思维掌握药物,同时可促进教师博览群书,尽可能多 的掌握知识,并将之归纳、总结,并采用问题先导式、启发 式和学导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每节课讲精、讲透。 l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