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防在线 | 时间: 2009-10-18 | 文章来源: 湖南消防总队 | 作者: 肖金山
联战必须联训。”在2006年召开的全军军事训练会议上指出,“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基本作战形式是一体化联合作战。要着眼提高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大力加强联合训练。要抓好战略战役战术各个层次的联合训练,并积极探索军政军合训练的有效机制和方法。”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致灾因素逐年增多,灾害的复杂性、多变性、突发性对社会应急救援提出了更高、更新、更严的要求。面对日趋严峻的应急救援新形势,作为一支保护地方经济建设的消防,积极探索适应当前灭火救援需要的训练模式,建立多种形式消防队伍联训联战机制,既是加强社会专职消防队自身建设的需要,也是提升社会整体应急救援能力的需要,更是成功完成灭火救援任务的需要。
一、联训联战新模式存在的客观问题:
(一)思想认识问题。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对联合训练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训练热情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由于现实中存在装备、指挥通信手段、作战理论和训练场地等都不具备联合作战和联合训练条件的事实,所以不管是现役队伍还是其他形式消防队伍,都对现阶段开展联合训练的效果和可行性持怀疑态度,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有的认为,联合训练内容多、涉及范围广、实战化程度高、组织难度大,且缺乏训练大纲的依据,没有实施联合训练的任务指标,怕出问题,怕担风险;还有的官兵将联合训练看得比较简单,认为联合训练只不过是在同一课题、任务、指挥下,把过去的训练集中到一个场地上,把多种消防队伍“组合”在一起训练,诸多原因导致当前的联训工作还是一片空白。
(二)编制问题。在指挥和训练管理上,还存在某些不适应开展联合训练的方面和环节。现役消防实行的是军事化管理,严格按照训练大纲要求开展训练。而其他专职消防队队员则身兼数职,既要担当门卫岗哨和防火巡查任务,还要处置紧急突发事件,工作任务多,训练时间难以保证。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将联合训练项目纳入到他们的训练任务中,其组织协调难度大。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役消防队要开展处置建筑物倒塌抢险救援演习,而专职队没有相应的救援装备和训练科目,协调起来难度较大,无法用强制性的任务指标要求各专职队参加。
(三)装备建设和经费物资保障问题。由于现役消防的指挥通信系统没有实现与多种形式专职队伍联通,各种装备器材也没有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配备,联训联战缺少相应的物质基础。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不能互联互通,装备新老共存、多代共用,规格、标准、接口缺少统一要求,制约了联合训练的开展。此外,目前现役消防组织联合演习和联合作战,专职消防队伍都是无偿义务参训参战,他们所在的单位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损耗的器材装备、灭火剂、油料在得不到相应补偿的情况下,势必会影响参与现役联训联战的积极性。
(四)专业人才短缺问题。组织现役和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开展联战联训,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突出联合作战指挥员和指挥机关训练,强化多种消防队伍联合实兵演练,注重各种支援力量综合保障训练,切实增强指挥员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多种消防队伍联合作战能力。而不管是消防还是专职消防队,要在立足现役消防开展专业训练的基础上,指挥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协同开展联战联训的专业人才还是很少,还有待在实训实战中不断探索更多的方法、积累更多的经验。 二、对解决当前联训练联战存在的实际问题几点探索性建议:
(一)要立足实战,扎实推进多种形式消防队伍联战联训工作。2008年初的冰灾、“5.12”大地震等灾害事故的发生,给当前消防提出了新的课题,2009年新颁布的《消防法》也赋予了消防新的职能,所以现役消防要针对当前工作任务的特殊性、艰巨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加强装备配备,当务之急是加强通信器材配备,才能确保联勤联训工作顺利开展;要强化值班备勤,提高灭火救援快速反应能力,确保随时能够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要加强联动训练,实行优势互补,不断提高消防与专职队伍协同作战能力,并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一是积极研究探讨专职消防队伍的可行的管理办法。消防要积极为专职消防队提供帮助,以共同学习培训等形式加深联系,帮助提高其正规化建设水平;二是围绕专业培训人员。人员条件是根本,也是保证。多种形式消防队伍都要针对各自的不同专业特点和任务需要,有针对性的培训人员。针对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军事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指挥人员组织指挥能力弱的实际,按照“强兵先强将”的要求,采取与现役结对子、搭班子等方法,在传帮带中练指挥、练谋略、练协同、练管理。针对种形式消防队伍专业技术人员不足,联合训练时,要把专业技术骨干作为训练的重点,不断提高他们驾驭现代装备的技能。要注重抓好教练员队伍的训练和培养,按会讲、会教、会做、会管理的标准,借助现役消防队的骨干和教学力量,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代培“四会”教练员,并注重学用结合,不断提高他们组织施训的能力。三是立足实战配备装备器材。专业配套的器材装备,是关乎灾害事故处置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从实战需要出发,结合辖区实际特点,积极争取、企业支持,加强专业装备建设。
(二)要强化管理措施,确保多种形式消防队伍联勤联训工作落到实处。一是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联战联训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抓紧抓实。现役消防队要主动联系,主动做工作,主动搞好服务,积极为企业专职消防队解决实际困难。企业专职消防队要向企业领导做好汇报,积极争取企业领导的支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二是要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情况,采取有效工作措施,定期分析研究,狠抓工作落实;要通过召开工作会议、组织业务训练和培训、共同编制灭火救援预案、开展联合实战演练和战评总结、战例研讨等方式,不断提高联合作战能力,尽快形成战斗力。三是要加强联系和沟通,按照实施方案和相关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联勤联训工作的落实,为企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安全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周密计划,科学谋训。一是合理衔接联训时间。合理衔接训练时间,是保证联合训练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总体筹划上,要根据的年度工作计划,针对现役年度训练时间连续性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训练时间短、周期长和季节性强等特点,尽量避免与现役训练撞车,以便现役能抽出较多的人力和物力保障联合训练。联合训练可利用现役老兵退伍,新兵未补入、训练设施有空闲的时候进行。二是以人为本,合理确定联合训练对象。联合训练必须把培养人、造就人作为联合训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在开展联合训练时,要合理确定参训对象,突出训练重点。要按照“需要什么就训什么”的原则,着眼质量,灵活采取联合训练方法。科学规范的训练方法,是提高联合训练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可采取定点帮训的方法。当组织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开展规模较大的联合训练时,现役可视情派出教练员、骨干到多种形式消防队伍进行现场帮训。现役组织进行想定作业或灭火演习时,可将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相应人员编成一个战术单元,用同一个想定进行战术课题的综合演练和实兵演习,在“合训共演”中提高协同作战的能力。三是合理安排联训科目。统一的训练科目、考评标准不能满足实
际需求。应本着“实战需要什么就设置什么科目、有什么装备就设置什么内容”的原则,多采取想定作业等方式,严格按照操作标准进行模拟训练,提高全体人员参与事故处置的作战能力。
(四)建立长效机制,完善保障制度。
1、建立健全训练机制。一是要建立责权统一的领导协调机制。支队应成立专职消防队与现役联训的领导协调机构,根据作战任务,明联合训练的内容和重点,制定联合训练计划,协调解决联合训练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二是要建立需求明确的计划机制。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和现役要结合各自实际,共同拟制联合训练计划,主要区分联合训练双方的任务,明确联合训练的时间、内容、方式、标准、保障等,保证联合训练落到实处。三是要建立渠道畅通的保障机制。联合训练中的保障责任,原则上以现役消防为主,以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为辅。消防支队相关业务部门应根据具体情况,明确职责,防止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确保联合训练的顺利进行。
2、建立完善指挥机制。须不断摸索完善应急救援相应机制,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应按照具体的职责任务分工参与联战联训及事故处置,明确分工,加强协助,提高应对灾害事故的能力。
3、建立有效激励机制。针对多种形式消防队伍训练强度、标准、内容等方面的特殊性,应视情采取发放补助等方法,建立严明的激励机制,保证多种形式消防力量的健康发展以及战斗力的不断生成。
4、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现役消防要不断完善训练和作战指挥体系,尽快配强和配齐战训人才。要加大对战训人才的培训力度,优先招收化工、建筑、生化、工程、通信、体育等相关专业的地方大学生,并充实到一线战训岗位进行重点培养,在短时间内培养一批具有中、高级战训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骨干队伍,为战训人才队伍建设积蓄后备力量。要建立健全对战训人才的奖励制度,对表现优秀的战训专业技术干部可提前晋职晋衔。多种形式消防队伍要及时补充新鲜血液,要有针对性地招收从消防现役退伍复员的优秀战训人员,要从提高个人福利、解决政治待遇等方面着手为专业技术骨干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平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