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1年中考物理考点专题复习:声现象 模拟试题精选 2套(word版,含答案)

2021年中考物理考点专题复习:声现象 模拟试题精选 2套(word版,含答案)

来源:筏尚旅游网
2021年中考物理考点专题复习:声现象 模拟试题精选1 一、选择题

1、(2020•扬州)中国民族乐器笙、古筝、扬琴等能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听众区分这些乐器主要依靠(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声速

2、(2020•黑龙江)下列有关声现象中,能改变响度是( )

A.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

B.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

C.改变试管中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吹气

D.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

3、(2020•随州)现代社会里,养狗成为一种“时尚”,但遛狗伤人事故也时有发生,超声驱狗器(如图所示为网上一款)应运而生。实验结果显示:对着狗一按开关,狗好像听到巨大的噪声而躲开,而旁边的人什么也没听见。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小

B.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声波的频率不在人耳能够感受的频率范围内

第 1 页 共 19

C.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D.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4、(2019·无锡)十四个无声世界的孩子在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用一个“啊”字唱出了“整个春天”。如图是嘉宾和孩子用手指放在对方的喉结附近正在相互感知发出“啊”的情景。用这种方式让听不到声音的孩子感知到发出“啊”,这是利用了(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固体传声比气体快 D.声音的音色可以用手感觉

5、(2020•南京)图甲是一手工艺品,由竹筒(A、B两端开口,C处开一小口)和“活塞”组成。将活塞从B处塞入,在A处吹气并来回拉动“活塞”能发出悦耳的哨音,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哨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B.哨音是由筒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C.换用更大的力吹气改变了哨音的音调 D.吹气时来回拉动“活塞”改变了哨音的响度

6、(2020•常州)英国科学家切断番茄植株的茎,用人耳倾听没有引起任何听觉。但在靠近茎的切口处放置录音机录音,然后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居然能清晰地听到“尖叫”声。这说明,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会发出( )

A.响度很小的超声波 B.响度很大的超声波 C.响度很小的次声波 D.响度很大的次声波

7、(2019·泰州)下列做法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第 2 页 共 19

A B C D A.用同一张卡片先后以不同速度划过梳齿 B.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 C.改变杯内水量,用湿手摩擦杯口发声

D.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 8、(2020•连云港)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说明声音音调高 B.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C.我们无法区分音调和响度相同的声音 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9、(2020•潍坊)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北京隆重举行了“新时代军乐之声音乐会”,首次采用百名高音礼号和百名军鼓共同演奏号角音乐,乐音回荡夜空,宏伟庄重。下列关于礼号和军鼓产生的乐音说法正确的是( ) A.礼号发音不需要振动

B.军鼓的声音属于超声波

C.两者音色相同 D.两者传播速度相同 10、(2020•镇江)影响声音音调的因素是声源的( ) A.振幅 B.频率 C.材料 D.结构

11、(2020•齐齐哈尔)为增强居民对新冠病毒的科学防护意识,社区工作人员用大喇叭在小区内播放疫情防护知识。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喇叭发出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大喇叭发出的声音是次声波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D.工作人员调节大喇叭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12、(2020•南通)如图,用湿手摩擦杯口发声,若改变杯内水量可以改变声音的( )

第 3 页 共 19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二、填空题

13、(2020•黄冈)北京天坛的圜丘体现了我国古代高水平的建筑声学成就,它将建筑学和声学完美结合。当人站在圜丘中心处说话,会觉得声音特别洪亮。这是由于人说话的声音有一部分被四周的石栏杆反射,射到稍有倾斜的台面后又反射到圜丘中心(如图),使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若声音的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台面和石栏杆表面光滑,请在图中完成人的声音从A点发出,经石栏杆反射到C点的声音路径图。

14、(2020•莱芜区)如图所示的“苍峡雷鸣”,是莱芜八大景之一。每逢雨季,大雨倾盆,瀑流直泻。那飞泻的瀑布声,若龙声虎啸,似惊雷远震,可闻数里,这里的“若龙声虎啸”形容瀑布飞泻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似惊雷远震,可闻数里”形容瀑布飞泻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5、(2020•徐州)小华用录音机录下自己唱歌的声音,再播放出来感觉和直接听到的声音不同,在乐音的响度、音调和音色三个特性中,考虑到录音机音量是由自己调节的,所以不是声音的 不同;询问其他同学,得知自己唱的音是准的,没有“跑调”,所以不是声音的 不同;由此可以推断是声音的 不同。

三、解答题

16、(2020•玉林一模)为了测量声音在某根铁管中的传播快慢,我们在铁管的一端敲一下,人的耳朵贴在铁管的另一端会听到两次声音,其时间间隔2.6s,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声音在铁管中的

第 4 页 共 19

速度是4760m/s。

(1)人听到的两次声音中,后听到的声音是在什么介质传播的? (2)铁管的长度是多少?

17、(2019•株洲模拟)请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后,认真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如图1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可乐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就 (选填“大”、“小”)些。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几乎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4)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2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选填符号)。 ②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音调与琴弦 的关系。

③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

④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琴弦 (选填符号),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

第 5 页 共 19

2021年中考物理考点专题复习:声现象 模拟试题精选2 一、选择题

1、(2020•扬州)中国民族乐器笙、古筝、扬琴等能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听众区分这些乐器主要依靠( C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声速

2、(2020•黑龙江)下列有关声现象中,能改变响度是( A

A.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

B.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

C.改变试管中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吹气

D.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

3、(2020•随州)现代社会里,养狗成为一种“时尚”,但遛狗伤人事故也时有发生,超声驱狗器(如图所示为网上一款)应运而生。实验结果显示:对着狗一按开关,狗好像听到巨大的噪声而躲开,而旁边的人什么也没听见。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B )

A.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小

第 6 页 共 19

B.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声波的频率不在人耳能够感受的频率范围内 C.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D.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4、(2019·无锡)十四个无声世界的孩子在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用一个“啊”字唱出了“整个春天”。如图是嘉宾和孩子用手指放在对方的喉结附近正在相互感知发出“啊”的情景。用这种方式让听不到声音的孩子感知到发出“啊”,这是利用了( A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固体传声比气体快 D.声音的音色可以用手感觉

5、(2020•南京)图甲是一手工艺品,由竹筒(A、B两端开口,C处开一小口)和“活塞”组成。将活塞从B处塞入,在A处吹气并来回拉动“活塞”能发出悦耳的哨音,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哨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B.哨音是由筒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C.换用更大的力吹气改变了哨音的音调 D.吹气时来回拉动“活塞”改变了哨音的响度

6、(2020•常州)英国科学家切断番茄植株的茎,用人耳倾听没有引起任何听觉。但在靠近茎的切口处放置录音机录音,然后用超大音量、超低速度播放,居然能清晰地听到“尖叫”声。这说明,番茄植株遭受伤害后,会发出( A )

A.响度很小的超声波 B.响度很大的超声波 C.响度很小的次声波 D.响度很大的次声波

7、(2019·泰州)下列做法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D )

第 7 页 共 19

A B C D A.用同一张卡片先后以不同速度划过梳齿 B.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 C.改变杯内水量,用湿手摩擦杯口发声

D.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 8、(2020•连云港)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震耳欲聋”说明声音音调高 B.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C.我们无法区分音调和响度相同的声音 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9、(2020•潍坊)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北京隆重举行了“新时代军乐之声音乐会”,首次采用百名高音礼号和百名军鼓共同演奏号角音乐,乐音回荡夜空,宏伟庄重。下列关于礼号和军鼓产生的乐音说法正确的是( D ) A.礼号发音不需要振动

B.军鼓的声音属于超声波

C.两者音色相同 D.两者传播速度相同 10、(2020•镇江)影响声音音调的因素是声源的( B ) A.振幅 B.频率 C.材料 D.结构

11、(2020•齐齐哈尔)为增强居民对新冠病毒的科学防护意识,社区工作人员用大喇叭在小区内播放疫情防护知识。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大喇叭发出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大喇叭发出的声音是次声波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D.工作人员调节大喇叭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12、(2020•南通)如图,用湿手摩擦杯口发声,若改变杯内水量可以改变声音的( B )

第 8 页 共 19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二、填空题

13、(2020•黄冈)北京天坛的圜丘体现了我国古代高水平的建筑声学成就,它将建筑学和声学完美结合。当人站在圜丘中心处说话,会觉得声音特别洪亮。这是由于人说话的声音有一部分被四周的石栏杆反射,射到稍有倾斜的台面后又反射到圜丘中心(如图),使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若声音的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台面和石栏杆表面光滑,请在图中完成人的声音从A点发出,经石栏杆反射到C点的声音路径图。

【答案】

14、(2020•莱芜区)如图所示的“苍峡雷鸣”,是莱芜八大景之一。每逢雨季,大雨倾盆,瀑流直泻。那飞泻的瀑布声,若龙声虎啸,似惊雷远震,可闻数里,这里的“若龙声虎啸”形容瀑布飞泻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似惊雷远震,可闻数里”形容瀑布飞泻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答案】音色;响度。

15、(2020•徐州)小华用录音机录下自己唱歌的声音,再播放出来感觉和直接听到的声音不同,在乐音的响度、音调和音色三个特性中,考虑到录音机音量是由自己调节的,所以不是声音的 不同;询问其他同学,得知自己唱的音是准的,没有“跑调”,所以不是声音的 不同;由此可以推断是声音的 不

第 9 页 共 19

同。

【答案】 响度;音调;音色。

三、解答题

16、(2020•玉林一模)为了测量声音在某根铁管中的传播快慢,我们在铁管的一端敲一下,人的耳朵贴在铁管的另一端会听到两次声音,其时间间隔2.6s,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声音在铁管中的速度是4760m/s。

(1)人听到的两次声音中,后听到的声音是在什么介质传播的? (2)铁管的长度是多少?

【答案】(1)人听到的两次声音中,后听到的声音是在空气传播的; (2)铁管的长度是952m。

17、(2019•株洲模拟)请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后,认真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如图1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可乐饮料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就 (选填“大”、“小”)些。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几乎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4)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2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 (选填符号)。 ②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音调与琴弦 的关系。

③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

④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琴弦 (选填符号),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

【答案】(1)固体能传播声音;(2)大;(3)捏住线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4)①a、d;②音调的高低

共 19 第 10 页

与琴弦粗细的关系;③没有控制材料相同;④a、c。

2021年中考物理考点专题复习:声现象 模拟试题精选2 一、选择题

1、(2020•桂林)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能分辨出它们发出的声音有所不同,主要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传播速度不同

2、(2020•广州)甲音叉发声时每秒振动256次,乙音叉发声时振动频率为512Hz,相比于乙音叉,甲音叉( )

A.发声时振幅一定更小

B.发声时振动频率一定更高 C.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更低 D.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更大

3、(2020•娄底)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并返回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5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第一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70m B.汽车第二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36m C.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时间间隔为1s D.汽车行驶的速度为34m/s

4、(2020•郴州)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相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高速公路旁安装隔音墙﹣﹣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开会时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关闭房间的门窗﹣﹣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共 19 第 11 页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5、(2020•盐城)下列措施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A.道路两旁种植树木 B.阅览室禁止大声喧哗

C.机场工作人员佩戴耳罩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板墙

6、(2020•广州)甲音叉发声时每秒振动256次,乙音叉发声时振动频率为512Hz,相比于乙音叉,甲音叉( )

A.发声时振幅一定更小

B.发声时振动频率一定更高 C.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更低 D.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更大

7、(2020•陕西)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人在水面下能听到岸上的说话声,表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图2中改变试管内的水量可以改变吹气时声音的音调 C.图3中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图4中B超诊断仪是利用次声波工作的

8、(2021•宜兴市校级模拟)有关大自然界中的声音的描述很多,请欣赏下面这段描写:“听,那是黄莺在歌唱,它像一位熟练的女高音,唱出婉转柔和的曲子,令人不能不拍手叫好……吱吱,这只小虫的声音如音乐家的小提琴……许多虫、鸟的声音在我耳朵里汇成了一首独具特色的交响乐,它是多么令人陶醉、着迷!”以下是关于这声音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 A.“听,那是黄莺在歌唱”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 B.虫、鸟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C.“它像一位熟练的女高音”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D.虫、鸟的声音不同是通过音色来分辨的

9、(2019•宝安区二模)在央视“是真的吗”节目中,一位网友用如图所示的“铜丝琴”演奏出了优美的乐曲;他将一根张紧的铜丝两端与扬声器接通,铜丝旁边放置一块磁铁,用手指拨动铜丝,就能使扬声器发声。关于

共 19 第 12 页

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个声音是空气振动发出的 B.振动的铜丝切割磁线产生感应电流使扬声器发声 C.这个声音是通电铜丝在磁场中受力振动而发出的 D.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与“铜丝琴”相同

10、(2020•湘潭)小明在家进行网课学习时,将门窗关闭,从控制噪声的途径来分析,这样做主要是( ) A.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B.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C.在人耳处控制噪声 D.不能控制噪声

D.能分辨出《二泉映月》是用二胡演奏的,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声时音色不同 11、(2020•达州)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音叉发声时,小球会不断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图乙中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C.图丙中的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降低噪声的 D.图丁中用力击鼓可以增大声音的响度

12、(2019•普宁一模)如图1所示是同学们自制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不同。

A.振幅

B.音调 C.音色

共 19 第 13 页

D.响度

二、填空题

13、(2020•徐州)小华用录音机录下自己唱歌的声音,再播放出来感觉和直接听到的声音不同,在乐音的响度、音调和音色三个特性中,考虑到录音机音量是由自己调节的,所以不是声音的 不同;询问其他同学,得知自己唱的音是准的,没有“跑调”,所以不是声音的 不同;由此可以推断是声音的 不同。

14、(2020•衡阳)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或碎布)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或竹管)中,就做成了一个“鸟哨”,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哨音主要是由 振动发出的。要使哨音音调升高,可以 (选填“向上推”或“向下拉”)活塞。

15、(2019·自贡)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 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

三、解答题

16、(2019•东营模拟)2007年12月22日上午,位于海面下几十米深处的“南海一号”商船被打捞浮出海面,这是中国考古史上的又一突破。“南海一号”商船长约30米,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宋代船只,如图所示。很早以前,我国考古队员就利用超声波方向性好的特点制成了一种装置安装在船上,用它发出的超声波对“南海一号”沉船进行了细致的探测。 (1)题中所指探测装置的名称是什么?

(2)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如果探测装置发出的信号后,从发出到遇到沉船,再到接受返回信号所花时间是0.024s,则沉船在海面下多深处?(注:该小题必须有必要的运算过程)

共 19 第 14 页

(3)该装置能不能用来探测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

2021年中考物理考点专题复习:声现象 模拟试题精选3 一、选择题

1、(2020•桂林)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能分辨出它们发出的声音有所不同,主要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C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传播速度不同

2、(2020•广州)甲音叉发声时每秒振动256次,乙音叉发声时振动频率为512Hz,相比于乙音叉,甲音叉( C )

A.发声时振幅一定更小

B.发声时振动频率一定更高 C.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更低 D.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更大

3、(2020•娄底)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并返回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5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汽车第一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70m B.汽车第二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36m C.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时间间隔为1s D.汽车行驶的速度为34m/s

共 19 第 15 页

4、(2020•郴州)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相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A ) A.高速公路旁安装隔音墙﹣﹣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开会时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关闭房间的门窗﹣﹣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5、(2020•盐城)下列措施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B ) A.道路两旁种植树木 B.阅览室禁止大声喧哗

C.机场工作人员佩戴耳罩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板墙

6、(2020•广州)甲音叉发声时每秒振动256次,乙音叉发声时振动频率为512Hz,相比于乙音叉,甲音叉( C )

A.发声时振幅一定更小

B.发声时振动频率一定更高 C.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更低 D.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更大

7、(2020•陕西)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图1中人在水面下能听到岸上的说话声,表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图2中改变试管内的水量可以改变吹气时声音的音调 C.图3中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图4中B超诊断仪是利用次声波工作的

8、(2021•宜兴市校级模拟)有关大自然界中的声音的描述很多,请欣赏下面这段描写:“听,那是黄莺在歌唱,它像一位熟练的女高音,唱出婉转柔和的曲子,令人不能不拍手叫好……吱吱,这只小虫的声音如音乐家的小提琴……许多虫、鸟的声音在我耳朵里汇成了一首独具特色的交响乐,它是多么令人陶醉、着迷!”以下是关于这声音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D ) A.“听,那是黄莺在歌唱”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 B.虫、鸟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共 19 第 16 页

C.“它像一位熟练的女高音”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D.虫、鸟的声音不同是通过音色来分辨的

9、(2019•宝安区二模)在央视“是真的吗”节目中,一位网友用如图所示的“铜丝琴”演奏出了优美的乐曲;他将一根张紧的铜丝两端与扬声器接通,铜丝旁边放置一块磁铁,用手指拨动铜丝,就能使扬声器发声。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这个声音是空气振动发出的 B.振动的铜丝切割磁线产生感应电流使扬声器发声 C.这个声音是通电铜丝在磁场中受力振动而发出的 D.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与“铜丝琴”相同

10、(2020•湘潭)小明在家进行网课学习时,将门窗关闭,从控制噪声的途径来分析,这样做主要是( B ) A.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B.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C.在人耳处控制噪声 D.不能控制噪声

D.能分辨出《二泉映月》是用二胡演奏的,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声时音色不同 11、(2020•达州)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图甲中音叉发声时,小球会不断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图乙中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C.图丙中的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降低噪声的 D.图丁中用力击鼓可以增大声音的响度

12、(2019•普宁一模)如图1所示是同学们自制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B )不同。

共 19 第 17 页

A.振幅

B.音调

C.音色

D.响度

二、填空题

13、(2020•徐州)小华用录音机录下自己唱歌的声音,再播放出来感觉和直接听到的声音不同,在乐音的响度、音调和音色三个特性中,考虑到录音机音量是由自己调节的,所以不是声音的 不同;询问其他同学,得知自己唱的音是准的,没有“跑调”,所以不是声音的 不同;由此可以推断是声音的 不同。

【答案】响度;音调;音色。

14、(2020•衡阳)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或碎布)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或竹管)中,就做成了一个“鸟哨”,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哨音主要是由 振动发出的。要使哨音音调升高,可以 (选填“向上推”或“向下拉”)活塞。

【答案】空气柱;向上推。

15、(2019·自贡)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 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 【答案】(1)空气柱;(2)大于;(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三、解答题

16、(2019•东营模拟)2007年12月22日上午,位于海面下几十米深处的“南海一号”商船被打捞浮出海面,这是中国考古史上的又一突破。“南海一号”商船长约30米,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宋代船只,如图所示。很早以前,我国考古队员就利用超声波方向性好的特点制成了一种装置安装在船上,用它发出的超声波

共 19 第 18 页

对“南海一号”沉船进行了细致的探测。 (1)题中所指探测装置的名称是什么?

(2)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为1500m/s,如果探测装置发出的信号后,从发出到遇到沉船,再到接受返回信号所花时间是0.024s,则沉船在海面下多深处?(注:该小题必须有必要的运算过程) (3)该装置能不能用来探测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

【答案】(1)题中所指探测装置的名称是声呐。 (2)沉船在海面下18m处。

(3)该装置能不能用来探测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因为月球上是真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共 19 第 1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