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宿松南宋奇才——汪革

宿松南宋奇才——汪革

来源:筏尚旅游网


宿松南宋奇才——汪革

汪革,字信之,原籍浙江遂安,宋代乾道,淳熙年间,只身来到宿松麻地坡。古代白话小说《汪信之一死教全家》生动地描写了他传奇的一生,汪革还是一位突破封建管理方式的企业家。来宿松后,发现麻地坡一带荒山无数,树木甚多.故他就以山上的破庙安家,纠合“无籍之徒',伐树烧炭买铁办起了冶铁作坊,铸造各种铁器,出市发卖,数年之间发起大財,后又把附近方圆70余里的泊湖承佃为己业,营造厅屋千间,并把妻儿接到宿松安居,同时还办起了酒坊等行业。汪革传奇式的发家,不但古代有话本小说记述,而且现代国内外有很多历史学者、汉学专家亦在研究其人其事,如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有专门的学者在研究。

墨西哥学院汉学家约翰·佩奇先生一行1985年6月不远万里专程来到原程集区的麻地坡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在我县举行了多次专题研究汪革的座谈会。汪革的发家,主要是他采取了比封建制度管理更先进的管理方法。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课题可能也就是这一点。资本主义管理方式的萌芽,在我国现论定出现在明代中、晚期,如果汪革的管理方式比封建社会管理方式先进一步这一事实能成立的话,那么,历史就要向前推几百年。

沿荆桥河床一带的确有古代遗留下来的铁渣,且多得惊人。三处遗存,均有几亩到十亩,深度1至2米,在铁渣里还有不少南宋时期的瓷片。从大量的铁渣遗存来看,当时的冶炼规模是宏大的。从《汪信之一死救全家》古代白话小说中记述,汪家出事以后,汪革

的儿子汪世雄到炭山冶坊集聚人丁时写道:“却说炭山都是村民怕事,闻到汪家造反,一个个都向深山藏躲,只有冶坊中大半的无赖之徒,一呼而集。约有三百人,到庄上。'就这段描写,笔者认为能说明问题有二。其一,汪革用人之多,其炭山冶坊中大半就有300余人;其二,“无之徒。一呼而集,“无赖“就是当时的“产业工人',他们不像村民怕事,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思想竟悟,不是封建制度管理下的奴隶,而是有一定自由的生产劳动者;再者,汪革的经济管理也很严格,虽有 子承父 业 的 封建世袭制 ,

但 在 经 济 管 理 上 还 是 “ 一 支 笔 ' ,父 亲 不 在 , 儿子汪世雄是拿不出钱的,小说中也有描写 。程 彪 、 程 虎 二 位 教 徒 要 离 开 麻 地 坡,汪世雄本意想厚赠, 怎 奈 因 汪革 不 在 家 , 只 能 拼 凑 50 两 银 子 ,在送别的 酒 席 上 汪 世 雄飞 :“ 承二位高贤留赐教 本当厚赠 只因家父久寓临安 ,二位又 执 意 要 去 ,世雄 手 无 利 权 , 只 有 些 小私 財 , 权 当 路 费 , 改 日两位若便道光临, 尚容补谢 。' 只 是因 为赠银太 少 , 二 程 日后 告 汪 家 谋 反,造成汪革杀身之灾 。然而正是这一点 ,也说 明 汪 革 管 理 制 度 的 严格 和 进 步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