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专题
一、选择题
1.(2019潍坊,4)夏天,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周围会出现“白气”,“白气”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B.升华C.凝华D.液化
2.(2019淄博,4)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 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描绘的温度随 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加热过程中,水含有的热量增加B. 沸腾过程中,水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 烧杯上方带孔的纸板可以减少热量散失D. 水的沸点是98°C,此时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3.(2019广州,7)在图温度计所示的恒温环境下进行实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冰是晶体),从温度计放入开始计时,放入时间足够长,下列哪幅示意图可能反映了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4.(2019兰州,1)初秋季节,小草叶片上出现晶莹的露珠,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与之相同的是
A.蒸锅上方生成“白气”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
B.初冬,草丛中出现霜D.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
5.(2019海南,5)用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钛合金眼镜架,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镜架,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 熔化和凝固C. 汽化和液化
B. 升华和凝华D. 液化和凝固
6.(2019海南,6)如图所示,是某些学生实验时的情形,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A. 如图甲拉动物体测滑动摩擦力C. 如图丙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
B. 如图乙闭合开关测电路电流D. 如图丁举着量筒读液体体积
7.(2019呼和浩特,1)炎炎夏日,洒了水的地面,晾在阳光下的湿衣服,过一会儿就变干了;烧开着的水,过一会水就变少了。关于这两种热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 前者是汽化吸热,后者也是汽化吸热B. 前者是汽化放热,后者是升华吸热C. 前者是熔化吸热,后者是升华吸热D. 前者是凝固放热,后者是液化放热
8.(2019河北,5)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B.利用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C.北方美丽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炒菜前滴入热锅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水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9.(2019重庆A卷,1)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A.中学生正常体温约为37℃B.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 kgC.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20cmD.教室内日光灯的额定功率约为900W二填空题
1.(2019东营,12)1月14日,东营出现罕见的雾凇景观,分外漂亮。“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 (选填“吸热”或“放热”)形成的。
2.(2019武威,22)小刚发现天气较冷的季节,家里的窗户玻璃上有时是一层小水珠,有时是一层冰花。请简要回答水珠和冰花分别是怎样形成的。
3.(2019广州,23)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温度计示数减小,用扇子扇表面干燥的温度计,温度计示数不变。根据以上信息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____4.(2019兰州,24)在下图中,体温计的示数为
5.(2019昆明,14)将0℃的水和等质量的80℃的水相混合,则混合后水的温度是_______。若将0℃的冰和等质量的80℃的水相混合,结果发现,冰全部熔化成了水,但水的温度维持在0℃,这个现象说明______。(不计热量损失)
6.(2019江西,7)谚语、成语都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①如坐针毡;②墙内开花墙外香;③泥鳅黄鳝交朋友-----滑头对滑头;④霜前冷,雪后寒。其中主要体现压强知识的是______,主要体现摩擦知识的是______。(请填入相应的序号)三、实验题
1.(2019东营,20)图甲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装置。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
(2)A、B、C三种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3)由图乙可知,水的沸点是 ℃.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4)实验器材中纸板的作用: 、 。(5)实验结束后,移开酒精灯,发现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可能的原因是 。2.(2019成都,17)小明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每隔30s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据此作成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 变”)。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水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
(选填“会”或“不会”)继续汽化。
3.(2019呼和浩特,12)用下图(1)左所示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其过程如下:
(1)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海波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如(1)图右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______________分钟。如图(2)所示,是物质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状态下对应的三种物理模型,海波在54℃时的状态,应该是(2)图中的______________模型。
4.(2019赤峰,19)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用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时,其中一个组员误把盐水当做清水,在相同的条件下,获得了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沸点值。为了探究盐水的浓度与沸点的关系同组同学用水与不同浓度的盐水做了实验。
(1)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他测得的盐水的沸点是 ℃。
(2)同学们通过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的盐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数据记录如下: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沸点 (选填降低”、不变”或”升高”)。
(3)根据以上探究得到的结果我们煮食物时要想让汤汁尽快沸腾,最好选择 放盐(选填先”或“后”)。
5.(2019昆明,21)今年5月,昆明市气温连续10天达到30℃左右,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昆明人着实体验了一下什么叫“酷暑难耐”。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打开窗户通风、尽量穿短衣短裤等避暑手段纷纷登场。这些措施为什么可以使人感觉到冻爽?小林同学准备了滴管、水、两块玻璃片、吹风机(有加热和不加热两档),请你加入进来一起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1)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并将其中一滴水摊开,把它们放在室内,观察蒸发情况,这是探究蒸发快慢与_____的关系;
(2)如果要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应该_____。然后用吹风机(不加热档)_____,观察蒸发愔况;
(3)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然后用吹风机(加热档)去吹其中一滴水,观察蒸发情况,这样做是_____的,原因是:_____;(4)该实验将水滴在玻璃片上而不滴在木板上,这是为了_____;
(5)发烧病人使用酒精擦拭身体降温比用水擦拭的效果更好:一滴油和一滴水掉在玻璃桌面上,水很快就不见了,而油还在,由此,你的猜想是_____。
(6)小林同学上公共厕所洗完手后,用如图所示的烘干机(手一放进去就自动吹暖风的机器)使手上的水快速蒸发。当他把干燥的左手和沾水的右手,同时放进|烘干机内,左手感觉吹的是暖风,而右手感觉吹的却是凉风,这是因为_____。
6.(2019江西,25)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如图所示,是瑞瑞同学在实验中,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两张照片。其中__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如图所示,是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则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__℃。
(3)水沸腾后续继加热,每隔一段时间记录水的________,根据记录的数据,可得出水时温度变化的特点:不断吸热,温度________。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专题训练
——物态变化专题答案
一、选择题
1.(2019潍坊,4)夏天,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周围会出现“白气”,“白气”形成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B.升华C.凝华D.液化【答案】D
2.(2019淄博,4)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 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描绘的温度随 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加热过程中,水含有的热量增加
B. 沸腾过程中,水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 烧杯上方带孔的纸板可以减少热量散失D. 水的沸点是98°C,此时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答案】AD
3.(2019广州,7)在图温度计所示的恒温环境下进行实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冰是晶体),从温度计放入开始计时,放入时间足够长,下列哪幅示意图可能反映了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答案】A
4.(2019兰州,1)初秋季节,小草叶片上出现晶莹的露珠,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与之相同的是A.蒸锅上方生成“白气”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 【答案】A
5.(2019海南,5)用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钛合金眼镜架,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镜架,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 熔化和凝固C. 汽化和液化【答案】A
6.(2019海南,6)如图所示,是某些学生实验时的情形,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B. 升华和凝华D. 液化和凝固
B.初冬,草丛中出现霜D.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
A. 如图甲拉动物体测滑动摩擦力C. 如图丙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答案】C
B. 如图乙闭合开关测电路电流D. 如图丁举着量筒读液体体积
7.(2019呼和浩特,1)炎炎夏日,洒了水的地面,晾在阳光下的湿衣服,过一会儿就变干了;烧开着的水,过一会水就变少了。关于这两种热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 前者是汽化吸热,后者也是汽化吸热B. 前者是汽化放热,后者是升华吸热C. 前者是熔化吸热,后者是升华吸热D. 前者是凝固放热,后者是液化放热【答案】A
8.(2019河北,5)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B.利用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C.北方美丽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炒菜前滴入热锅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水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答案】B。
9.(2019重庆A卷,1)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A.中学生正常体温约为37℃B.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 kgC.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20cmD.教室内日光灯的额定功率约为900W【答案】A二填空题
1.(2019东营,12)1月14日,东营出现罕见的雾凇景观,分外漂亮。“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 (选填“吸热”或“放热”)形成的。
【答案】凝华;放热。
2.(2019武威,22)小刚发现天气较冷的季节,家里的窗户玻璃上有时是一层小水珠,有时是一层冰花。请简要回答水珠和冰花分别是怎样形成的。
答:水珠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 璃凝华形成的。
3.(2019广州,23)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温度计示数减小,用扇子扇表面干燥的温度计,温度计示数不变。根据以上信息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____【答案】酒精汽化(蒸发)吸收热量
4.(2019兰州,24)在下图中,体温计的示数为
到冷的玻
【答案】36.8
5.(2019昆明,14)将0℃的水和等质量的80℃的水相混合,则混合后水的温度是_______。若将0℃的冰和等质量的80℃的水相混合,结果发现,冰全部熔化成了水,但水的温度维持在0℃,这个现象说明______。(不计热量损失)
【答案】(1). 40(2). 晶体熔化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6.(2019江西,7)谚语、成语都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①如坐针毡;②墙内开花墙外香;③泥鳅黄鳝交朋友-----滑头对滑头;④霜前冷,雪后寒。其中主要体现压强知识的是______,主要体现摩擦知识的是______。(请填入相应的序号)【答案】(1). ① (2). ③三、实验题
1.(2019东营,20)图甲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装置。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2)A、B、C三种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3)由图乙可知,水的沸点是 ℃.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4)实验器材中纸板的作用: 、 。(5)实验结束后,移开酒精灯,发现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可能的原因是 。【答案】(1)自下而上;(2)B;(3)98;保持不变;(4)减少热量散失;防止热水溅出伤人(防止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温度计上影响读数);(5)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
2.(2019成都,17)小明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每隔30s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据此作成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 变”)。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水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
(选填“会”或“不会”)继续汽化。
【答案】 不变,会
3.(2019呼和浩特,12)用下图(1)左所示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其过程如下:
(1)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海波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如(1)图右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______________分钟。如图(2)所示,是物质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状态下对应的三种物理模型,海波在54℃时的状态,应该是(2)图中的______________模型。【答案】
(1). 慢
(2). 6 (3). 乙
4.(2019赤峰,19)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用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时,其中一个组员误把盐水当做清水,在相同的条件下,获得了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沸点值。为了探究盐水的浓度与沸点的关系同组同学用水与不同浓度的盐水做了实验。
(1)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他测得的盐水的沸点是 ℃。
(2)同学们通过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的盐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数据记录如下: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沸点 (选填降低”、不变”或”升高”)。
(3)根据以上探究得到的结果我们煮食物时要想让汤汁尽快沸腾,最好选择 放盐(选填先”或“后”)。
【答案】(1)103;(2)升高;(3)后。
5.(2019昆明,21)今年5月,昆明市气温连续10天达到30℃左右,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昆明人着实体验了一下什么叫“酷暑难耐”。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打开窗户通风、尽量穿短衣短裤等避暑手段纷纷登场。这些措施为什么可以使人感觉到冻爽?小林同学准备了滴管、水、两块玻璃片、吹风机(有加热和不加热两档),请你加入进来一起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1)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并将其中一滴水摊开,把它们放在室内,观察蒸发情况,这是探究蒸发快慢与_____的关系;
(2)如果要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应该_____。然后用吹风机(不加热档)_____,观察蒸发愔况;
(3)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然后用吹风机(加热档)去吹其中一滴水,观察蒸发情况,这样做是_____的,原因是:_____;(4)该实验将水滴在玻璃片上而不滴在木板上,这是为了_____;
(5)发烧病人使用酒精擦拭身体降温比用水擦拭的效果更好:一滴油和一滴水掉在玻璃桌面上,水很快就不见了,而油还在,由此,你的猜想是_____。
(6)小林同学上公共厕所洗完手后,用如图所示的烘干机(手一放进去就自动吹暖风的机器)使手上的水快速蒸发。当他把干燥的左手和沾水的右手,同时放进|烘干机内,左手感觉吹的是暖风,而右手感觉吹的却是凉风,这是因为_____。
【答案】(1). 液体表面积大小(2). 控制两滴水其它条件都相同时(3). 吹其中一滴水(4). 错误(5). 改变水温度的同时,改变了水表面空气流速大小(6). 避免木板吸水对本实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7). 液体的蒸发速度还可能与液体种类有关(8). 左手干燥,吹热风时蒸发较缓慢感觉到的是热风;右手潮湿,吹热风时加快了皮肤表面液体蒸发速度,蒸发吸热因此感觉是凉风6.(2019江西,25)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如图所示,是瑞瑞同学在实验中,用数码相机拍摄的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两张照片。其中________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如图所示,是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则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__℃。
(3)水沸腾后续继加热,每隔一段时间记录水的________,根据记录的数据,可得出水时温度变化的特点:不断吸热,温度________。
【答案】(1). 甲 (2). 97 (3). 温度 (4). 不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