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卷第6期 2011年6月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lin Teachers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Vol_27 No.6 Jun.2011 试论语气词的语法特征及作用 于红莉 (长春大学科研处,吉林长春130022) [摘要]语气的表达离不开语气词。语气词是语气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气表达上有着不 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对语气词的语法特征、分类及表达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语气;语气词;语法特征;表达作用 【中图分类号]H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9-09042(2011)06-0004-03 on the Grammar Features and Roles of Modal Particles YU Hong—li (Scientifw Research Department,Changchun University,Changchun Jilin 130622,China) Abstract:Modal particle is a necessary method to express one’S mood.As an important part of mood system,the modal particles play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mood expression.This paper an- alyzes the grammar features,classification and expression function of the modal particles. Key words:mood;modal particles;grammar features;expression function 一、语气词的语法特征 “我按照你的意思说过了。” 语气词是意义最不实在、独立性最差的虚词,它 除了跟其他虚词一样不能单独回答问题,不充当句 子成分外,还有自身的特点。 句中的助词“过”黏附于“说”,跟“说”一起构成 谓语,陈述主语“我”;介词“按照”跟“你的意思”组 成介词结构,充当状语,帮助“你的意思”跟“说过” 介词和助词等虚词可以附着在词或词组上,给 他们附加某种意义,帮助词或词组跟其他句子成分 发生某种结构关系,而语气词不管用在句首、句中或 句末,它都不是附着于词或词组,而是附着于整个句 子,表示整个句子的语气。比如: “我答应他了,你也答应他吧。” 发生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而语气词“了”跟主语、状 语和谓语都不发生直接关系,它是在句子成分之外, 表示全句的陈述语气。 在虚词中,语气词念轻声的现象最多,最普遍, 绝大多数语气词,尤其是句末单音节语气词都念轻 声,如“吧”、“呢”、“吗”、“啊”、“啦”等。 综上所述,语气词在语气系统中有其独特的特 点,而且在语气表达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语气词的分类 句中“了”是助词,表示动作的完成,这一语法意 义只附加于“答应”,不附加于“我”;而句末“吧”表 示恳求性的祈使语气,这一语气不附加于“答应”,也 不附加其他词语,而是附加在“你也答应他吧”整个 句子上,给整个句子添上了祈使语气。 介词或某些助词等虚词可跟被附着的词语一起 充当句子成分,而语气词不充当句子成分。语气词 附着于整个句子,它不单独跟某个句子成分发生关 系,也不表示成分跟成分之间的关系,所以不存在跟 其他词语一起充当句子成分问题。例如: 周日健和黎运汉合著的《虚词的知识和运用》中 根据语气词的不同作用,把语气词分为五类:陈述语 气词,疑问语气词,祈使语气词,感叹语气词,停顿语 气词。齐沪扬把语气系统中的语气词归为大语气 词,其他还有语气助词、语气副词、叹词。笔者纵观 各家观点,认为语气词可以从他们语法功能上,即从 宏观上分为语气助词、助动词、语气副词、叹词、语气 收稿日期:2011-03—10 作者简介:于红莉(1971.),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大学科研处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科研管理研究。 第27卷第6期 于红莉:试论语气词的语法特征及作用 ・5・ 短语词较为合适。这与齐沪扬的分类方法有些相 对助动词在表达语气时的作用等问题论述最多 似,但却有着本质的区别。例如: “哦,这个主意还是比较好的!” 的是贺阳和袁毓林。贺阳的论文中将汉语书面语的 语气分为三类,即功能语气、评判语气和情感语气, 认为助动词可以作为计算机识别语气类型的形式标 志。例如模态语气、履义语气、能愿语气中的形式标 志主要就是助动词。 从对助动词的大量研究成果中,不难归纳出助 “是吗?那我们就采取这个方案吧。” “啊!太好了!” “难道你还想耍赖不成?” “可能他不来了。” 这里的“哦”、“的”、“吗”、“吧”都属于语气助 动词的小类来。助动词可以分为表示可能的和表示 词;“啊”属于叹词,帮助抒发惊叹语气的;“难道”属 于语气副词;“不成”是语气短语词。“可能”是助动词。 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囊括各种语气词。这就弥补 了各家在语气词分类问题上的不统一和不全面的不 足。下面我们分别来讨论各类语气词对语气表达的 作用。 三、各类语气词对语气表达的作用 (一)语气助词 这类词主要是用在句字的末尾,表示句子的语 气的。有的表示疑问语气的,有的表示感叹语气的, 有的表示请求或命令语气,也有的表示陈述语气。 例如: “你到过上海吗?” “这块地的庄稼长得多好啊!” “你把那本书给我带来吧!” “你亲自做一做就知道了.实践出真知嘛!” 其中,“吗”表示疑问语气,“啊”表示感叹语气, “吧”表示请求语气,“嘛”表示陈述肯定语气。 为了充分表达说话人的思想感情,常常要借助 于句调、重读、停顿或语气词等。如果写成书面,句 调虽然可通过标点符号反映出来,但各种语气的不 同情态、色彩和意味的差别就无从表现。要表达这 种种差别,往往得靠语气词这一表达手段。我们把 “屋里有人”说成平调,句尾没有明显的升降和抑扬, 那是叙述屋里存在人,属陈述语气的性质。如果句 末语调明显上扬升高,那是对屋里是否存在人提出 疑问,成了疑问性质的语气,把他们写成书面语,前 句用逗号或句号,后句用问号。这样只能一般地表 示陈述和疑问,假如要把各种不同意味的陈述或疑 问语气反映出来,就得使用语气词。如:“屋里有人 吗?”是单纯的疑问语气;“屋里有人吧?”是带猜测性 的疑问语气;“屋里有人呢?”是带假设性的反问语 气,意思是说“如果屋里有人又怎么样”。这些色彩 不同、意味各异的疑问语气,是用问号所无法显示出 来的。可见语气词是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重要的 语法手段。 (二)助动词 意愿的两大类,大致上可以包括以下两类: 表示可能的,如“可能”、“会”、“可”、“可以”、 “能”、“能够”等等。 表示意愿的,如“愿意”、“请愿”、“想要”、“肯”、 “敢”、“应该”、“准许”等等。 我们认为,汉语中的助动词是表达语气范畴的 一个重要的语法手段,在功能语气和意志语气这两 种语气类别中所起的作用可以归结为标记性功能、 选择性功能、叠加性功能。 (三)语气副词 语气副词就是用在句中表示语气的副词,如“简 直”、“可”、“难道”、“果然”、“实在”等等。在现代 汉语的各类副词中,语气副词是比较特殊的一类。 可以把语气副词分为知识和义务两个大的类 别。知识类语气副词主要表示说话人对自己所讲的 命题的成功性和有效性所作的判断,包括肯定和推 断两个次类。 肯定是对命题的实然性的确认,又可以分为证 实、断定、指明三个小类。证实类语气副词有“看 来”、“想来”、“想必”、“显然”、“当然”、“其实”、“实 际上”等,这些语气副词所表达的肯定情绪都跟一定 的事实依据有关,是根据上文或当前情景对命题真 实性的推定。断定类语气词有“的确”、“实在”、“确 实”、“委实”、“着实”、“诚然”、“根本”、“绝对”等。 这些语气词都与说话人的信心有关,他们表示对肯 定或否定的加强。指明类语气词有“才”、“就”、 “又”、“还”、“也”等,这些语气副词用于陈述句中, 宣告一个与某个已有命题相关的事实。 推断是对命题的真实性进行推测,他们主要以 逻辑推理为基础,又分为揣度性推测和确定性推测 两个小类。表揣度性推测的语气副词有“恐怕”、“也 许”,对质的真实性的推测;“至少”、“充其量”是对 数量或程度的最低限度或最高限度的推测;“必定”、 “准保”表示确定性推测。 义务类语气副词表示说话人的意志或对说话内 容的情感、评价。意志主要体现为规定、禁止、愿望。 又可分为指令和意愿两个小类。表指令的语气副词 ・6・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6月 有“万万”、“必须”、“切切”、“高低”等,他们主要用 于祈使句中。表意愿的语气副词有“宁可”、“就 是”、“非得”、“只好”等,他们都体现主体对某种行 为、状态的主观选择。 语气副词在表达丰富的语气中确实起到了至关 重要的作用,是语气表达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四)叹词 叹词是表示说话人感叹的虚词,而人们感情复 杂,反映人们这些感情的叹词也是比较复杂的。周 日健、黎运汉的《虚词的知识和运用》将叹词分为七类: 表示赞叹或恐惧、惊异的,如“哈”、“嗨”、“呦”、 “吓”等。 表示喜悦或感激,如“嗨嗨”、“啊呀”、“哈哈”等。 表示醒悟或疑惑,如“哦”、“哎”、“嗯”、“嗳”等。 表示请求或劝止,如“哎呦”、“喔”、“嘘”等。 表示惋惜、懊悔或悲痛,如“哎呀”、“嗳嗳”、 “咳”等。 表示轻蔑、嘲讽或不满,如“呸”、“嗤”、“哼”、 “喔呦呦”等。 表示呼唤或应答,如“喂”、“呜”、“嗯”等。 叹词因为是单独使用,所以一般都在句子结构 以外,充当语言组织中的独立成分,上述七类叹词所 列各例都是这种用法。有时候在一定客观条件或语 言环境下,也可以不依赖它前面或后面的句子,单独 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成为独词句。叹词使用得当, 可以把人们的思想感情绘声绘色地反映出来,增强 语言的表达效果。 (五)语气短语词 说汉语的人除了在句末用语气词外,有时也习 惯性地用某种词语形式表达某种语气,如“不成”、 “不是”、“就是”等也类属于专职的语气词,我们将 这类形式称为“语气短语词”。短语语气词是大于词 的表达语气的形式,它在形式上表现为词组,而在功 用上相当于一个词。 “不成”用在句末表示反诘语气,常常跟副词“难 道”、“莫非”等配合使用。如:“非得我去一趟不 成?”“难道你骗我不成?”这里“非得”、“难道”是副 词,“不成”置于句末助成全句的反诘语气,“不成” 则应看作语气短语。 (六)重音 重音是指语言中重读的音,这种重读的方式有 多种多样,有时是音长延长,有时是音强增强,这要 根据说话人的语气和情感来选择。重音分为语法重 音、逻辑重音、心理重音。影响语气表达的因素主要 体现为后两者。 逻辑重音是为了突出句子中某种特殊的含义而 把某个词加以重读。逻辑重音的一般规律体现在: 表示肯定语气的词要重读,例如:“你一定要用功 啊!”我是非常喜欢这本书的。”表示夸张语气的词 要加重语气。例如:“你们多幸福啊!老师很满意。” 心理重音也叫感情重音,是表达强烈爱憎情感 的手法,是交际内容的重点。例如:“我觉得太可怕 了。”感情重音字字重读时,表达了强烈的感情色彩。 例如:“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 可见,重音在影响语气表达的时候也是必不可 少的因素。 参考文献: [1]齐沪扬.语气词与语气系统[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2. [2]孙锡信.近代汉语语气词[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3]张彦.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D].山西大学,2003. [4]孙苹.现代汉语语气词研究综述[J].和田师范专科学 校学报,2007,(5). [责任编辑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