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石和花岗石面层是分别采用天然大理石板材和花岗石板材在结合层上铺设而成。
结合层厚度:当采用水泥砂时宜为20—30mm,其体积配比宜为1:4~6(水泥:砂),应洒水干拌均匀;当采用水泥砂浆时宜为10~15mm,并宜为干硬性水泥砂浆。大理石板材不适用于室外地面面层。
1、大理石和花岗石面层施工要求 ⑴材料要求:
①大理石: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是以大理石荒料经锯、磨、切等工序加工而在的板状产品,其技术要的规格公差、平度偏差、角度偏差、磨光板材的光泽度、外观、色调与花纹、物理力一力学性能等应符合现行的行业标准《天然大理石建筑板材》的规定,并应符合现行的国家规范《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板块质量要求的规定。
定型板材为正方形或矩形,建筑地面常规格为400mm×400mm×20mm、600mm×600mm20mm(长×宽×厚),亦可按设计要求进行加工,浅色大理石不宜用草绳、草帘等捆绑,以防污染,板材宜放在室内贮存,直立码放宜光面相对,其倾斜度不大于750度,搬运时应轻拿轻拿放。
②花岗石:花岗石建筑板是以花岗石经加工制成的租磨或磨光板材产品。其技术要的规格公差、平度偏差、角度偏差、磨光板的光泽度、棱角缺陷、裂纹、划痕、色调、色线和色斑等应待合现行的行业
标准《花岗石建筑板材》的规定,并应符合现行的国家规范《建筑地面工程施工队及验收规范》板块质量要求的规定。建筑地面常用的粗磨和磨光板的规格音600mm×300mm×20mm、600mm×600mm×20mm、900mm×600mm×20mm(长×宽×厚),亦可按设计要求进行加工,粗磨和磨光板材应存内,室外存放必须遮盖。
③水泥:一般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不得低于425号,受潮结块水泥禁止使用。
④砂:宜采用中砂或粗砂,必须过筛,颗料要均匀,不得含有杂物,粒径一般不大于5mm。
⑵板材质量要求
允许偏差(㎜) 种类 长度宽度 花岗石板材 +10 大理石板材 -1 +1 -2 厚度 +2 平度最大偏差外观要求 值 花岗石、大理石板材表面要求光洁明亮、色泽长度≥4000.6 鲜明刀痕、旋纹,板材≥8000.8 边角方正,无粗曲缺角掉边 注:多边形、弧形等异形板块的质量,除应符合上表规定外,外形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⑶施工要点
①大理石和花岗石面层:一般应顶棚、立墙抹灰后进行,先铺面层后安装踢脚板。
②大理石和花岗石板材在铺砌前,应做好切割和磨平的处理。按设计要求或实际尺寸在施工现场进行切割,
③大理石和花岗石板材在铺砌前,应先对色、拼花并编号。按设计要求(或设计图纸)的排列顺序,对铺贴板材的,以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试拼,核对楼、地面平面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并对大理石和花岗石的自然花纹和色调进行挑选排列。试拼中将色板好的排放在显眼部位,花色和规格较差的铺砌在较隐蔽处,尽可能使楼、地面的整体图面与色调和谐统一,体现大理石和花岗石饰面建筑的高级艺术效果。
④面层铺砌的弹线找中找方,应将相邻房间的分格线连接起来,并弹楼、地面标高,以控制面层表面平整度。
⑤放线后,应先将若干条线作为基础,起标筋作用,一般先由房间中部向两侧采取退步法铺砌。凡有柱子的大厅,宜先铺砌柱子与柱子中间的部分,然后向两边展开。
⑥板材在铺砌前应先浸水湿润,阴干后或擦干备用。结合层与板材应分段同时铺砌,铺砌要先进行试铺,待合适后,将板材揭起,再在结合层上均匀撒布一层干水泥面并淋水一遍,亦不可采用水泥浆作粘贴,同时在板材背面洒水,正式铺砌。
⑦铺砌时板材要四角同时下落,并用木锤或皮锤敲击平实。 ⑧大理石和花岗石面层的表面应洁净、平整、坚实、板材间缝隙、宽度不应于1㎜或按设计要求。
⑨面层铺砌后,其表面应加以保护,待结合层的水泥砂浆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打蜡达到光滑亮洁。
⑩大理石和花岗石板材如有破裂时,可采用环氧树脂或502拉粘贴处修补。
A、采用环氧树脂胶,其配合比宜为:6101环氧树脂:苯二甲酸二丁酯:乙二胶:同面层色颜料=100(kg):10-20(L):10(L):适量;
B、粘贴时,粘结面必须清洁干燥;
C、采用环氧树脂胶时,两个粘贴面涂胶厚0.5mm左右,在+150C以上环境温度粘结,粘结剂在1h内完成;采用502胶时,在粘贴处注入502胶时,稍加压力粘合。
D、粘贴内后,注意养护。养护时间:采用环氧树脂时,室温在+200C—+300C应为7d,室温在+300C应为3d;采用502胶时,室温在150C应为24h。
为保持大量石和花岗石板面层清晰绚丽的光洁度,对铺砌好的表面应进行整修处理。可采用温纱布清洗表面,若有污染可用较硬的羊毡块包氧化铝粉进行干擦磨光,或用砂蜡擦光。
⑷材料用量
大理石、花岗石面层材料用量(每100㎡) A.1.1.2 地砖铺装施工工艺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本工程中各规格的块料地砖地面。 2、施工准备: A、材料及主要机具:
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标号不应低于425号,
并严禁混用不同品种、不同标号的水泥。
砂:中砂或粗砂,过8mm孔径筛子,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 缸砖、水泥花砖,通体砖等均有出厂合格证,抗压、抗折反规格品种均符合设计要求,外观颜色一致、表面平整、边角整齐、无翘曲及窜角。
草酸、火碱、107胶等均有出厂合格证。
主机机具:小水桶、半截大桶、笤帚、平锹、铁抹子、大木杠、小木杠、筛子、窗纱筛子、窄手推车、钢丝刷、喷壶、锤子、橡皮锤子、凿子、方尺、粉线包、溜子、缸砖切割机。
结合层材料如采用沥青胶结料,其标号和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如采用胶粘剂,应防水和防菌,并通过试验确定。此二种材料均应有出厂证和复试记录。
B、作业条件:
内墙+50cm水平标高线已弹好,并校核无误。 墙面抹灰、屋面防水和门框已安装完。
地面垫层以及预埋在地面内各种管线已做完。穿过楼面的竖管已安完,管洞已堵塞密实。有地漏的房间应找好泛水。
提前做好选砖的工作,预先用木条针方框(按砖的规格尺寸)模子,拆包后块块进行套选、长、宽、厚不得超过±1mm,平整度用直尺检查,不得超过±0.5mm。外观有裂缝、掉角和表面上有缺陷的板剔出,并按花型、颜色挑选后分别堆放。
有艺术图型要求的地面,在施工前应绘制施工大样图,并做出样
板间,经检查合格后,方可面积施工。
3、操作工艺 A、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找标高、弹线→抹找平层砂浆→弹铺砖控制线→铺砖→勾缝、擦缝→养护→踢脚板安装
基层处理:将混凝土基层上的杂物清理掉,并用錾子剔掉砂浆落地灰,用钢丝刷刷净浮浆层。如基层有油污时,应用10%火碱水刷净,并用清水及时将其上的碱液冲净。
找标高、弹线:根据墙上的+50cm水平标高线,往下量测出面层标高,并弹在墙上。
抹找平层砂浆:
洒水湿润:在清理好的基层上,用喷壶将地面基层洒水一遍。 抹灰饼和标筋:从已弹好的面层水平线下量至找平层上皮的标高(面层标高减去砖厚及粘结层的厚度),抹类饼间距1.5m,灰饼上平就是水泥砂浆找平层的标高,然后从房间一侧开始抹标筋(又叫冲筋)。有地漏的房间,应由四周向地漏方向放射形抹标筋,并找好坡度。抹灰饼和标筋应使用干硬性砂浆,厚度不宜小于2cm。
装档(即在标筋间装铺水泥砂浆):清净抹标筋的剩余浆渣,涂刷一遍水泥浆(水灰比为0.4~0.5)粘结层,要随涂刷随铺砂浆。然后根据标筋的标高,用小平锹或木抹子将已拌合的水泥砂浆(配合比为1:3~1:4)铺装在标筋之间,用木抹子摊平、拍实,小木杠刮平,再用木抹子搓平,使其铺设的砂浆与标筋找平,并用大木杠横竖
检查其平整度,同时检查其标高和泛水坡是否正确,24h后浇不养护。
弹铺砖控制线:当找平层砂浆抗压强度达到1.2MPa时,开始上人弹砖的控制线。预先根据设计要求和砖板块规格尺寸,确定板块铺砌的缝隙宽度,当设计无规定时,紧密铺贴缝隙宽度不宜大于1mm,虚缝铺贴缝隙宽度宜为5~10mm。
在房间分中、从纵、横两个方向排尺寸,当尺寸不足整砖倍数时,将非整砖用于边角处,横向平行于门口的第一排应为整砖,将非整砖排在靠墙位置,纵向(垂直门口)应在房间内分中,非整砖对称排放在两墙边处。根据已确定的砖数和缝宽,在地面上弹纵、横控制线(每隔4块砖弹一根控制线)。
铺砖:为了找好位置和标高,应从门口开始,纵向先铺2~3行砖,以此为标筋拉纵横水平标高线,辅时应从里向外退着操作,人不得踏在刚铺好的砖面上,每块砖应跟线,操作程序是:
铺砌前将砖板块放入半截水桶中浸水湿润,晾干后表面无明水时,方可使用。
找平层上洒水湿润,均匀涂刷素水泥浆(水灰比为0.4~0.5),涂刷面积不要过大,铺多少刷多少。
结合层的厚度:如采用水泥砂浆铺设时应为10~15mm,采用沥青胶结料铺设时应为2~5mm,采用胶粘剂铺设时应为2~3mm。
结合层组合材料拌合:采用沥青胶结材料和胶粘剂时,除了按出厂说明书操作外还应经试验室试验后确定配合比,拌合时要拌均匀,不得有灰团,一次拌合不得太多,并在要求的时间内用完。如使用水
泥砂浆结合层时,配合比宜为1:2.5(水泥:砂)干硬性砂浆。亦应随拌随用,初凝前用完,防止影响粘结质量。
铺砌时,砖的背面朝上抹粘结砂浆,铺砌到已刷好的水泥浆找平层上,砖上楞略高出水平线标高线,找正、找直、找方后,砖上面垫木板,用橡皮锤拍实,顺序从内退着往外铺砌,做到加砖砂浆饱满、相接紧密、坚实,与地漏相接处,用砂轮锯将砖加工成与地漏相吻合。铺地砖时最好一次铺一间,大面积施工时,应采取分段、分部位铺砌。
拨缝、修整:铺完2至3行,应随时拉线检查缝格的平直度,如超出规定应立即修整,将缝拨直,并用橡皮锤拍实。此项工作应在结合层凝结之前完成。
勾缝擦缝:面层铺贴应在24h内进行擦缝、勾缝工作,并应采用同品种、同标号、同颜色的水泥。
勾缝:用1:1水泥细砂浆勾缝,缝内深度宜为砖厚的1/3,要求缝内砂浆密实、平整、光滑。随勾随将剩余水泥砂浆清走、擦净。
擦缝:如设计要求不留缝隙或缝隙很小时,则要求接缝平直,在铺实修整好的砖面层上用浆壶往缝内浇水泥浆,然后用干水泥撒在缝上,再用绵纱团擦揉,将缝隙擦满。最后将面层上的水泥浆擦干净。
养护:铺完砖24h后,洒水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
镶贴踢脚板:踢脚板用砖,一般采用与地面块材同品种、同规格、同颜色的材料,踢脚板的立缝应与地面缝对齐,铺设时应在房间墙面两端头阴角处各镶贴一块砖,出墙厚度和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以此砖上楞为标准挂线,开始铺贴,砖背面朝上抹粘结砂浆(配合比为1:
2水泥砂浆),使砂浆粘满整块砖为宜,及时粘贴在墙上,砖上楞要跟线并立即拍实,随之将挤出的砂浆刮掉,将面层清擦干净(在粘贴前,砖块材要浸水晾干,墙面刷水湿润)。
冬期施工:室内操作温度不低于+5℃。室外操作时,应按气温的变化掺防冻剂,但必须注试验室试验后才能操作。
4、质量标准 A、保证项目
各种面层所用的板块品种、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面层与基层的结合(粘结)必须牢固,无空鼓。 B、基本项目:
各种板块面层的表面洁净,图案清晰,色泽一致,接缝均匀,周边顺直,板块无裂纹、掉角和缺楞等现象。
地漏和供排除液体带有坡度的地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倒泛水,无积水,与地漏(管道)结合处严密牢固,无渗漏。
踢脚板表面洁净,接缝平整均匀,高度一致,结合牢固,出墙厚度适宜,基本一致。
楼梯踏步和台阶和铺贴缝隙宽度一致,相邻两步高差不超过10mm,防滑条顺直。
各种面层邻接处的镶边、用料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边角整齐、光滑。
5、应注意的问题:
板块空鼓:基层清理干净、洒水湿润不均、砖未浸水、水泥浆结
合层刷的面积过大风干后起隔离作用、上人过早影响粘结层强度等等因素,都是导致空鼓的原因。踢脚板空鼓原因,除与地面相同外,还因为踢脚板背面粘结砂浆量少未抹到边,造成边角空鼓。
踢脚板出墙厚度不一致:由于墙体抹灰垂直度、平整度超出允许偏差,踢脚板镶贴时按水平线控制,所以出墙厚度不一致。因此在镶贴前,先检查墙面平整度,进行处理后再进行镶贴。
板块表面不洁净:主要是做完面层之后,成品保护不够,油漆桶放在地砖上、在地砖上拌合砂浆、刷浆时不覆盖等,都造成面层被污染。
有泄漏的房间倒坡:做找平层砂浆时,没有按设计要求的泛水坡度进行弹线找坡。因此必须在找标高、弹线时找好坡度,抹灰饼和标筋时,抹出泛水。
地面铺贴不平,出现高低差:对地砖未进行预先挑选,砖的薄厚不一致造成高低差,或铺贴时未严格按水平标高线进行控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