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研究2013年第2期(总第122期) ・博物馆学・ 自然博物馆教育活动与学生课内外知识的拓展 宋杰易晓煜刘彩伶 摘要:自然博物馆作为其社会教育职 能的扩展,除推出一系列陈列展览之外,应 更人性化的服务于学生和社会的教育活动。 目前我国中小学校的教育方式单一,主要是 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知识的传授,如果学校能 够充分利用自然博物馆这一课外教育资源, 让学生在娱乐中自主或互动式地学习,同时 联系书本和课堂上的知识内容,既达到寓教 于乐的目的,又能起到加深理解书本知识的 作用,不失为现代学生教育方式的一种有效 尝试和补充 关键词:自然博物馆教育学生拓展 自然博物馆是以自然界的动植物、古 生物以及盐矿等标本为展示主体,不以营 利为目的向人们进行自然科普知识教育的 服务性机构,其中陈列展览在自然博物馆 的社会教育职能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 展”思想的贯彻执行,作为其社会教育职 能的扩展,自然博物馆推出一系列陈列展 览之外,更人性化的服务于学生和社会的 教育活动。 目前我国中小学校的教育方式,主要是 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知识的传授,教学形式也 很单一,主要以老师课堂讲授的形式教学。 如果学校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博物馆这一课 外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娱乐中自主或互动式 地学习,同时联系书本和课堂上的知识内 容,既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又能起到加深 理解书本知识的作用,不失为现代学生教育 方式的一种有效尝试和补充。 笔者2009年曾先后两次同吉林省自 然博物馆(即东北师大自然博物馆)的专 业人员合作,组织长春市东四小学几个年 级的学生和家长们,在长春市区植物资源 丰富的南湖公园开展有关植物科普知识的 教育活动。作为自然博物馆教育活动与学 生课内外知识拓展的具体实践,在此和大 家畅谈一下自己的亲身感受。 一、植物科普教育活动的目的 现在的地球上,有50多万种植物。植 物是构成地球生物资源和环境的重要成 分,不仅是草原和山区,就连喧嚣繁华的 都市里,也无时不在提倡植树绿化,植物 也是城市环境美化的主力军。特别是现代 化的街区道路上、人们休闲的花园里,都 实行了乔木、灌木和草本等的立体绿化景 区,新增了许多奇异的花卉和植物品种。 南湖是长春市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占 地面积达200多公顷以上,其中水域面积 有90多公顷,植物种类丰富。2009年的 夏季和秋季,针对长春市的气候特点,在 南湖季节特色分明的初夏和末秋开展有关 植物学知识的科普教育活动,充分运用生 态学教育理论,让青少年学生们在游览南 湖美丽风光的同时,认识身边的花草树木, 了解植物学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教育目 的,同时也激发孩子们热爱家乡的情感和 保护自然的生态意识。 2009年共两次在长春市南湖公园举办 “热爱家乡,赏游南湖”教育活动:一次 活动时间在夏季的5月30日,名为“夏之 芳”,主要欣赏桃、李、杏及稠李、榆叶梅、 连翘、丁香等开花木本植物。五月份是南 湖的花季,此时桃红柳绿,气候宜人,芬 芳绽放的丁香,金黄秀美的连翘,雪白幽 纸笔随时进行iI己录,并围绕讲解内容向博物 馆讲解人员进行提问。为了帮助孩子们和家 长理解和记 公园常见树木的名称和用途, 还特意印制了长春市南湖常见植物名录,发 放到同学和家长手里。 香的稠李,还有姹紫嫣红的榆叶梅等,一 齐竞相开放。在活动中除了向学生们介绍 各种花木的名字及种类特点外,同时向他 们讲授有关植物花卉的一些科普知识,达 到见花识木的目的。 另一次活动的时间在秋季的10月l7 日,名为“秋之艳”。主要以欣赏元宝槭、 茶条槭、紫椴等树木深秋时节层林尽染的 叶色为主,同时也欣赏忍冬、卫矛及山丁 子的艳丽果实。十月是南湖成熟的季节, 此时由于气温早晚变化较大,降温显著, 再加之受降雨的影响,树木的叶子中的花 青素、黄色素等颜色成分每天都在不断地 变化,其中最早叶色变得嫣红的是茶条槭, 随后元宝槭的叶色也开始由绿色到橙色再 逐步到艳红色。而唐槭虽也是槭树科植物 (Acer属),但是它的叶子却极少变红, 而只是变成金黄色。除了槭树科植物以外, 珍珠绣线菊的叶子一般也在末秋后变红。 因此在活动中向学生们介绍树木及果实的 名字和特点外,还向他们讲授有关植物叶 子形状等科普知识,达到见叶识木的目的。 二、教育活动进行的方式 由于参加活动的是小学生,需要成人监 护,因此两次活动都是由家长带领孩子在固 定时间内来到南湖公园后,由一名班主任教 师统一管理纪律,再由两名自然博物馆的工 作人员沿固定的路线进行植物科普知识实 地讲解和互动问答活动,并对答题好的学生 及时予以笔和本等学习用品的奖励。同时不 仅是学生,随行的学生家长们每人也都自带 三、教育活动与学生课内知识的拓展 徜徉在美丽的南湖公园,认识和欣赏 各种奇异花木,此时也是拓展学生语文及 文学常识的大好时机。因为在语文课的散 文和古诗中,都有许多关于植物形态和特 征的描写。不必说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 三味书屋》中的皂角树、桑葚,也不必说 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中的莲花、荷叶。 在带领学生们认识南湖植物的同时,也努 力做到通过认识植物理解课文和通过课文 来认识植物。 荇菜为龙胆科荇菜属水生草本,原产 中国。茎细长柔软,分枝较多,漂浮在水 面或生于泥土中。荇菜叶片圆形而小巧别 致,鲜黄色花朵挺出水面开放,花多且花期 长,是点缀水边景区的佳品,也是我国古代 人们常吃的一种蔬菜。带领学生们认识荇 菜的同时,还结合古诗《关雎》中的诗句: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 左右笔之…”,向学生们讲述诗中用荇 菜或左或右漂浮不定比喻求爱的不易, 也以采摘荇菜的物候交代出男女热恋 的时节;同时,诗中以赞颂的口吻勉励 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 女”。即“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 淑女,寤寐求之。”通过荇菜的形态达 到温习理解古诗《关雎》中诗句及其深 远含义的目的。 菟丝子是旋花科、菟丝子属一年生寄 生缠绕性草本,别名豆寄生、无根草。 茎具有攀缘性,丝状且光滑,以吸器附着 寄主枝叶上,靠吸取寄主的养分生存。 花小,白色,簇生,由于寄生在其他灌 木植物上,自己体内不含叶绿素,所以 很娱乐的事情去做。而我国目前的国民经 济状况却很少能达到这样,但是,能够认 识和熟悉自己身边的各种植物,无论是出 于兴趣爱好,还是出于野外生存的需要, 通体黄色。带领学生们认识菟丝子的同 时,结合唐朝著名诗人杜甫的《新婚别》 更多的还在于培养孩子们一种可贵的爱护 中:“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 征夫,不如弃路旁。。。”诗中写新娘子 诉说自己的不幸命运。“蓬”和“麻” 都是矮小的草本植物,所以,寄生在蓬 麻上的菟丝,它的蔓儿也就不能延长。 在封建社会里,女子得依靠丈夫才能生 活,可是现在她嫁的是一个“征夫”, 很难指望白头偕老,用“菟丝附蓬麻” 的比喻非常贴切。描写了一对新婚夫妻的 离别,新娘强忍悲痛鼓励丈夫参军,同时 坚定地表达至死不渝的爱情誓言。“勿为 新婚念,努力事戎行。。。罗襦不复施, 对君洗红妆。”这首诗写出了当时人民面 对战争的态度和复杂的心理,深刻地揭示 了战争带给人民的巨大不幸,塑造了一个 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 十月的南湖,红、橙、黄、绿色的植 物叶子尽显其秋的艳丽,不禁令人联想到 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 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仰望山丁子、忍冬树 上簇簇颗颗红艳的果实,再观大丽菊、玉 簪葶头朵朵串串别致的花枝,令人感悟“百 草、黄花”秋天的景致。触景生情,学生 们更加理解诗词中秋的意境。 四、教育活动与学生课外知识的拓展 南湖开展的科普教育活动中,主要拓 展的课外知识为植物分类学和植物生态 学。目前在世界欧美发达国家中,几乎每 个家庭都有一本植物分类学的工具书,他 们都把认识自己周边的花草树木当成一件 自然和保护自然生态意识。 在植物生态学课外知识的拓展上,主 要向学生们讲述植物的乔木(如杨树、柳 树等)、灌木(如紫丁香、忍冬等)、草 本(玉簪、百合等)、藤本(如葡萄、南 蛇藤等)的各类特征,以及它们各自的如 喜阳或喜阴、常绿或落叶等生长特性;在 植物分类学课外知识的拓展上,主要向学 生们讲述各种植物科属及种类特征,同时 还讲述各种植物的经济价值或药用价值 等,如黄檗,为芸香科落叶乔木,树皮浅 黄色,木质结实且富有韧性,是东北地区 主要阔叶树种之一,还是重要的军工木材, 用于国防工业。最终期望孩子和家长们参 加活动后,能对自己周围的植物有一个全 面的认识和了解。 五、教育活动的效果 2009年在南湖举办的两次植物科普教 育活动,与以往举办的教育活动有很大的 区别。以往参加活动的人员都是随机领到 通知单后自愿来参加活动,组织性较差, 人员年龄参差不齐,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 和8岁以下的儿童居多,人员整体上参加 活动的能力偏弱。而2009年的教育活动则 是学校有专门的教师帮助组织,并且参加 的人员也都是小学较高年级的学生(三一 五年级居多,个别为二年级),家长年龄也 多为中年,人员从整体上看活动能力很强。 学生对所提问题的反应都很敏感,回答问 题时发言也非常积极踊跃。家长们在活动 中也积极配合,每人都拿着纸和笔认真做 记录,他们一致对活动给予好评。特别是 秋季的那次活动,当时天气状况较差,早 上气温很低,活动中途还下了毛毛细雨, 紫丁香:较大型灌木,高达2米以上。每年5 月1日前后开花,花形高脚杯状,紫色,花香浓郁, 是长春街区著名的卿崩 沐。 但是30多名学生和家长仍然早早地来到 南湖,甚至还有牺牲课外班的学习时间急 暴马丁香:大型灌木,高达2-3米。每年6月 开花,花白色,花序大,香气浓烈,是东北地区常 见的观赏花木。 忙赶过来参加活动的,很令人感动。 总之,2009年的植物科普活动之所以 能够取得成功,与参加活动的学校领导的 积极重视,以及老师和家长们的大力支持 是分不开的。同时,也揭示了博物馆的社 会教育职能已经不只局限于等待人们走进 展厅参观展览,而是扩展到和学生家长们 共同参与互动性的趣味教育活动。这也预 示着博物馆为社会服务教育职能的扩大和 发展的主流趋势,我们共同期待着博物馆 的教育活动能再进一步走进校园,甚至出 现在学生的趣味校本课的课堂上。 附录 长春市南湖公园常见植物名录 油松:大乔木,高可达5米,叶两针一束,有 叶鞘。每年5月开花,果实第二年秋季成熟。 榆树:大乔木,高可达6米。每年4月开花, 花无花瓣,只有雌雄蕊,果实有圆形的翅,每年5 月中旬开始果熟。 黄檗:大型乔木,高者可达l0米以上。树皮木 栓层较厚,材质优良,是重要的军工木材。大型羽 状复叶,每年6月开花,花黄色。秋季10月果熟, 果实紫黑色,冬季不落。 榆叶梅:灌木,高l一2米,因它的叶片形状很 像榆树的叶子,故名榆叶梅。花艳粉色,有单瓣和 重瓣两个品种,也叫小桃红。每年5月初开花,花 期大约半个月,是长春市区很常见的观花灌木。 珍珠绣线菊:小灌木,高50—100厘米。每年4 月开花,花小,白色,簇生在枝头,是长春街道常 见的绿篱植物。 水腊树:又名女贞,灌木,高l米左右,为常 见的街区绿篱植物。每年6月初开花,花小,白色, 气味芳香。秋季结紫黑色果实。 糖槭:俗称“飞刀树”,小型乔木,高2米以上。 复叶由3小叶组成,分雌树和雄树,雄树,5月开 花,雌树每年l0月果熟。 卫矛:小乔木,高达3米。花小,绿色,果实 五角星形,粉黄色,成熟后开裂,露出红色种皮。 是秋季观果的主要树木之一。 山丁子:又名唐李子,大型乔木,高达lO米以 上。每年五月开花,花朵洁白芬芳,9月果实成熟, 红艳不落,是花果皆美的木本观赏植物。 紫椴:大型乔木,高达l0米以上。每年6月开 花,花香甜美,是东北著名的蜜源植物。另外,紫 椴木材质地细腻,材质优良,也是著名的建筑用材。 京桃:乔木,每年4月7g-5月上旬开花,花色 有粉红和白色两种。8月果实成熟,果实不能食用, 果核可以制作串珠等工艺品,果仁可以入药。 茶条械:灌木,每年5月中旬开花,花小,绿 色,芳香。每年十月,其叶色随气温降低而变得极 其红艳,是著名的秋季观叶植物。 元宝诚:乔木,高达5米。单叶五角形,又名 五角枫。每年5月开花,花黄色。果实很像元宝, 故名元宝槭。其叶在每年l0月中旬以后,随气温降 低逐渐由绿变黄,再变橙色至红色,十分美丽,叶 片形色皆美,是著名的秋季观叶 ̄ ̄z2_-。 白桦:乔木,高者可达6米以上。树皮白色, 有黑斑,雌雄同株异花。秋季其叶因气温降低由绿 色变成金黄色。 刺槐:乔木,高4米以上。羽状复叶,树枝上 有刺。每年5月末开花,花白色蝶形。 黑桦:大型乔木,高达l0米以上。叶片形状与 白桦相似,但树皮灰黑色,粗糙,常呈鳞片状突起。 稠李:大型乔木,高达l0米以上。5月1日前 后开花,花朵白色,芳香。7-8月果熟,果实紫黑 色。 垂柳:大型乔木,高达6米。雌雄异株,4月 开花,5月中旬果实成熟。 小叶杨:大型乔木,高达l0米以上。雌雄异株, 每年4月开花,6月果实成熟。 (作者:宋杰长春市东四小学教师;易晓 煜刘彩伶吉林省自然博物馆陈列部) 一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