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半椎体切除短节融合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疗效观察

半椎体切除短节融合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疗效观察

来源:筏尚旅游网
山东医药2011年第51卷第5O期 肩锁关节是由肩峰和锁骨外端构成的一个平面 定;④钢板长时间与肩峰摩擦易产生无菌性炎症,出 组成,其中喙锁韧带是维持肩锁关节稳定的主要力 现痛感,术后6—12个月内取出钢板可预防此并发 量,因此喙锁韧带的重建及修补对TossyllI型肩锁关 症的发生_8 ;⑤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止肩关节周 节脱位的治疗尤为重要。临床上常用的喙锁韧带重 围组织粘连。 建的方法有:①螺钉固定喙突与锁骨。但因肩锁关 参考文献: 节为微动关节,该手术后肩锁关节旋转活动常受限。 [1]Tossy JD,Mead ND.Acromioclavicular Separation,useful and pi- ②联合腱外侧半肌腱反转移位或Dewar术。该手术 ratical classification for treatment[J].Clin O ̄hop Relat Res, 属动力重建,利用肌肉的牵张力纠正脱位,长期牵拉 1963,28(2):111. [2]王卫国,曹学成,孙宝国,等.Wolter锁骨钢板治疗重度陈旧性肩 易致骨关节炎的发生。③切取阔筋膜张肌进行重 锁关节脱位[J].中华创伤杂志,2007,23(3):198—199. 建。该手术创伤大,术后易出现筋膜条逐渐松弛,远 [3]Karlsson J,Arnarson H,Sigurionsson K.Acromiclavicular disloca— 期效果差 J。喙肩韧带呈三角形片状,具有强度 tion treated by coracoacromial ligament transfer[J].Arch O ̄hop 大 J、易于寻找、移位后对肩关节功能及周围结构 Trauma Surg,1986,106(i):8-11. 无明显影响的特点。根据本观察结果我们认为,采 [4]罗建平,张赞.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两种内固定方法比 用喙肩韧带移位重建修复断裂的喙锁韧带,具有创 较[J].临床骨科杂志,2006,9(4):305. [6]韩纲,梁雨田,唐佩福,等.AO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m型肩锁 伤小、操作简单、效果确切等优点,且内固定术和喙 关节脱位的随访研究[-『].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8,8(2): 锁韧带的修复在同一切口内进行,可大大缩短手术 123—126. 时间,减少患者痛苦。 [7]孙培峰,宋展昭,邵顺建,等.肩锁钩板并喙锁韧带重建治疗陈旧 手术注意事项:①彻底清除肩锁关节内的破碎 性肩锁关节脱位[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18):1434- 1432. 软骨片及软组织,以防发生创伤性关节炎;②锁骨钩 [8]Lin B,Lian KJ,Guo LX,et a1.Comparative study on treating 00121一 钢板应置于肩锁关节偏后方,否则术后易导致疼痛; plete dislocation of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with three different meth- ③术中应尽量缝合喙锁韧带于肩锁关节及三角肌移 ods[J].Chin J Traumatol,2004,7(2):101—107. 位的前半部,紧密缝合关节囊,以维持肩锁关节稳 (收稿日期:2011-09-26) 半椎体切除短节融合术治疗先天性脊柱 侧弯疗效观察 曹海云 (河南省正骨医院,河南洛阳471002) 摘要:目的观察半椎体切短节融合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8例先天性脊柱侧弯的 患者行半椎体切除短节融合术治疗。结果本组术前Cobb s角冠状面畸形局部弯为41.35。±12.54。,全主弯为 45。33。±15.86。,头侧代偿弯为24.45。±10.33。,尾侧代偿弯为21.75。±7.25。,矢状面畸形椎后弯15.35。±5.33。; 术后分别为15.42。±5.89。、19.12。±8.55。、12.16。±5.34。、8.06。±3.31。、~6.33。±3.叭。,与术前比较,尸均< 0.05。结论半椎体切除短节融合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效果较好。 关键词:脊柱侧弯;半椎体切除术;脊柱融合术 中图分类号:R68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266X(2011)50-0073-02 先天性脊柱侧弯是先天椎体发育异常所致的脊 后路融合、凸侧骨骺阻滞等方法,但治疗效果难以肯 柱侧方弯曲。由于椎体两侧生长不平衡,随着患儿 定。2007年5月一2010年5月,我院采用半椎体切 的生长发育,侧弯角度进展加快,如早期得不到很好 除短节融合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18例,取得较好 的治疗,发育成熟后可能导致严重的僵硬性脊柱畸 效果。现报告如下。 形,并可引起脊髓压迫症状 。传统治疗方法为前 1资料与方法 73 山东医药2011年第51卷第50期 1.1临床资料先天性脊柱侧弯患者18例,男l0 5.34。、8.06。±3.31。、一6.33。±3.01。,与术前比 较,P均<0.05。 3讨论 例,女8例;年龄3—14岁,平均8.95岁;侧弯位于 胸段7例,腰椎11例;完全分节性半椎体(未闭型) 11例,部分分节性半椎体(半闭型)5例,封闭型分 先天性脊柱畸形占所有脊柱畸形的10%~ 20%,致病因素为脊椎的形成不良和分节不全,其中 节性半椎体2例;伴有下肢神经受损表现1例,合并 脊髓脊膜膨出、泌尿生殖系统畸形、心肺系统畸形各 1例。 1.2术前检查及手术方法 患者术前采用平卧位 或站立位x线片检查,MRI检查半椎体及骨桥的结 以半椎体最为常见。有报道认为,该病的发病与常 染色体显性和隐形遗传有关 J。由于椎体的某侧 发育不良,导致形成只有单一椎弓根的楔形半椎体, 构、脊柱脊髓,了解有无脊髓和神经病变,CT扫描并 使脊柱的生长不平衡而形成侧弯,若脊柱侧弯进行 性加重可伴有多种并发症 J。 作三维重建了解半椎体类型及上下相邻椎体椎弓根 的大小和方向。 全麻气管插管成功后,患者取俯卧位,以病椎为 中心行后方正中切口;骨膜下剥离显露脊柱后,直至 双侧横突;经透视确认后,切除半椎体,向半椎体上 下临近的椎体内植入两对椎弓根钉;切除半椎体后 方椎板,截断凹侧椎板,注意保护硬脊膜和神经根; 在半椎体横突基底部截断横突,暴露椎弓根外侧;顺 着椎弓根外缘剥离骨膜,直达椎体前缘。胸椎需要 切除肋横和肋椎关节,切除半椎体椎弓根以及前方 的半椎体和上下相邻椎间盘。最后脊柱的畸形节段 行凸侧压缩辅以凹侧撑开,如有后凸畸形亦应同时 矫正。术中唤醒患者,确定双下肢活动正常后,将切 除半椎体的自体骨植入椎间隙和椎板进行前后路植 骨融合术。术后禁止患者坐起或站起,术后2周伤 口拆线,出院后佩戴支具3~5个月,活动时应多活 动四肢 。 1.3 疗效观察方法测量并记录术前、术后以及最 后一次随访的脊柱x线片的侧弯和后凸角度,冠状 面畸形局部弯,在冠状面上偏离中线向侧方侧弯的 Cobb S角;矢状面畸形椎后弯,在矢状面上,向后超 过生理曲线范围侧弯的Cobb S角;全主弯简称侧 弯,主要侧弯的Cobb S角;头侧代偿弯即头侧继发 的代偿性侧弯的Cobb S角;尾侧代偿弯即尾侧继发 的代偿性侧弯的Cobb S角。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计量 资料比较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2 结果 本组术前Cobb s角冠状面畸形局部弯为 41.35。±12.54。,全主弯为45.33。±15.86。,头侧代 偿弯为24.45。-4-10.33。,尾侧代偿弯为21.75。± 7.25。,矢状面畸形椎后弯为15.35。±5.33。;术后分 另Il为15.42。±5.89。、l9.12。±8.55。、12.16。± 74 后路半椎体切除融合术主要依据畸形程度和代 偿弯柔韧性,当侧凸、后凸<40。时,可行短节段融 合;当侧凸、后凸≥40。时,融合侧凸和后凸弧内椎 体,上胸段半椎体要适当延长融合范围,此种术式的 矫正率达70%以上 J。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施行 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融合术,术前冠状面畸形局部 弯平均矫正率62.7l%,全主弯平均矫正率为 57.82%,头侧代偿弯平均矫正率50.27%,尾侧代 偿弯平均矫正率62.94%,矢状面畸形椎后弯平均 矫正率41.24%。椎体切除术能消除脊柱的生长潜 能,内固定器械可以稳定脊柱,恢复脊柱的正常生理 曲度,可保持患者的良好外观,因此后路半椎体切除 短节融合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效果较好。 另外,作者认为术前详细的临床及影像学评估 对患者十分重要,因此笔者术前对每个患儿行脊柱 x线片以了解半椎体的位置及侧弯、后凸程度,行 MRI检查以期了解有无脊髓纵裂及椎管内异常,行 三维CT检查清晰显示脊柱的骨性结构。通过这三 项检查可使临床医生清楚的了解患者的情况,减少 手术风险 。 参考文献: [1]郭海龙,盛伟斌,普拉提,等.一期后路楔形截骨治疗青春期后严 重先天性脊柱侧弯[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17(5):326- 329. [2]张楠,任婧娟,李娅,等.婴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弯半椎体切除术护 理配合[J].医学信息,2010,23(12):283. [3]郭伟韬,祝葆华,曾荣,等.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 疗先天性脊柱畸形[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9):45-47. f4]王波,普丽萍,许兰.脊柱侧弯畸形植骨融合术围手术期护理 [J].西南国防医药,2010,20(12):1342—1343. [5]王卫东,刘宏建,王利民.后路半椎体切除加椎弓根螺钉固定治 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J].山东医药,2009,49(38):56—57. [6]王恒冰,王继孟,王延宙,等.I期前后路半椎体切除节段性内固 定治疗年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弯[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7, 28(3):166—167. (收稿日期:2011-07.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