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自学课例研修,学习和分析网上的生物课例,让我对课堂教学的技能认识和理论认识有所提高,希望在未来五个月的顶岗实习中能够把这些认识和以往说课的经验运用上,以下是我对课例分析的感悟和总结。
首先,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课本上很多生物知识与我们的生活相关,但单凭课本的解述则略显抽象,很多学生选择背诵记忆,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长久记忆,也不利于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所以应该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例结合起来,减小知识的抽象化,增加趣味性,让学生直接易懂并能学以致用。例如在学习《葡萄糖是人体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这一章节时,可以举出病人输液时输葡萄糖来提供营养这一实例。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学有所用的成就感,增加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帮助学生举一反三,拓展知识。
其次,要注重课本知识与实验的结合。
观察和实验不仅是高中生物的一部分必学知识,也是学习高中生物知识的途径之一,并且新课标已经开始注重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涉及到实验的章节,既要充分利用实验过程来解释生物知识,又要通过生物知识来锻炼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要保证每个学生都亲自参与实验的全过程,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来验证该知识,并加深印象地记住知识。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识和记忆才更加深刻。
再者,要对每个章节的重点、难点、易错点有所侧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知识讲完,还要在讲的过程中,通过问答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理解的程度,然后对知识的讲解做出调整。对于知识重点应在备课时精心的布置并做出具体讲解,对于知识难点和易错点则应该具体讲解、举例说明或对比记忆,并且准备一些随堂练习,帮助学生们理解和记忆。
还要准备好课堂教具、教学课件等辅助教学工具。
适当的教具或影音工具可以使知识点的讲解事半功倍。形象生动的教具和影音工具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是教具的准备一定要形象生动贴近生物知识,课件一定要具有严谨性和科学性,紧贴生物课本。否则也会起到反效果,所以我们也要精心学习和准备制作教具、课件。
除此以外,还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尽量有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及时了解学生的自己讲课方式的意见,反思不足并改进;借鉴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多听不同老师的课,取长补短;严谨科学地备课,不断巩固教学技能。
翻开自己的成长日记,每个人都会回忆起珍藏在心中的那份感动。也许是孤独时得到的一个问候,也许是沮丧时得到的一个鼓励,也许是跌倒时得到的一个搀扶,也许是迷路时得到的一个指点......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得到来自父母,亲友,老师,同学,甚至是陌生人的关心和帮助。这点点滴滴的关爱,就像一颗颗爱的种子撒播在我们的心田,有那么一天,我们也会把爱的花香传递到整个世界。
感恩亲人,亲人是一盏点亮人生的长明灯。在生活中,当我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是谁为我打开了智慧的大门?当我受到委屈时,是谁在我身边送上一个个安慰的话语?当我孤独寂寞时,又是谁用热情温暖了我的孤独?是亲人,是亲人温馨的问候,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记得我小时候,凌晨几点,妈妈带我去外婆家。因为是早上,所以有点冷。妈妈看见我身体发抖,就脱下自己身上的棉袄,披在我身上,把我抱起来,直往外婆家去,外婆又急急忙忙地起床,为我泡了杯热牛奶,又去煎了个热鸡蛋,我狼吞虎咽地三下作两下吃掉了。现在,我长大了,我懂得了感恩。当外婆生日时,为为她送上温馨的卡片;当妈妈工作疲劳时,为她送上一杯醇香的茶;当爸爸汗流满面是,为他送上一张纸巾......我要真心实意地感谢亲人,感谢他们的支持和理解,感谢他们深深的情,浓浓的爱和厚厚的恩。
感恩老师,老师是一枚指向智慧的指南针。老师是黑暗中的明烛,老师是人生路上的领航者,老师,是辛勤的园丁。老师是我们最值得尊敬的人。老师总是默默无闻,无私地,无悔地教导着每一个学生,不管是差生,还是优生,老师都会为他们点亮心中的灯。老师是给我们心灵洒下智慧种子的人,是把我们从黑暗引向光明的人。因为有了您,才有了我们今天每个人所取得的成绩。感谢您--亲爱的老师,您的爱心,让我们的生活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您的真情,让我们感受到爱的滋润,我们一定会让智慧的种子生根发芽,长成苍天大树。
感恩生活,生活是一个领悟人生的舞台。人自有生命的那一刻起就沉浸在生活的磨练中,我们感恩生活对我们的历练,让我们变得坚强,勇敢,充满活力!感恩来自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一个懂得感恩的人,生活也会回赠给他完美和幸福。
没有阳光,就没有七彩斑斓的世界;没有水源,就没有生机勃勃的万物;没有感恩的心,就没有和谐的社会。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彼此感恩,唱响那一首--感恩的心!
懂得感恩我们才会懂得生活,才能体味生命的真谛,感受生活的幸福和生命的快乐。
随着一个学期紧张的学习结束,我迎来了作为中学生的第二个寒假,我毅然选择了去当地石斛大棚基地去实习,对于我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素质,虽然大棚里很闷,但是我为了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
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对于实践,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早上,伴随着太阳的升起,我早早的起了床,跟随栽培技术人员,走了进半小时的山路,我终于到了种植基地,只见北面有1m高的土墙,北面为半拱圆的棚面,南面为一面坡的棚面。好似一道拱形门。
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玻璃罐子,凑近一看,玻璃罐子里还装着一株株嫩绿的小苗,据养殖员说,那就是石斛苗,咦!好奇心不止一次的驱使着我,“怎么石斛苗下没有土,而是只有一堆木削?”我不禁问起养殖员。听他说到:“那是起到保温,潮湿的作用,恰恰石斛又是喜湿植物。”听了养殖员的解释,我顿时恍然大悟。接着,养殖员为我们介绍了许多关于石斛的知识,使我懂得了石斛是兰科植物之一,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屿,我国大部分分布于西南、华南、中国台湾等地。可入药,对人体有驱解虚热,益精强阴等疗效。一天的工作开始了,根据指导员教的方法,我小心翼翼的把碎木削抹平,然后把装着石斛苗的玻璃罐平摆在木削上,就这样,我一直认真的做着,不知不觉中,我奇迹般的摆好了所有苗子,不一会儿,腰酸背痛才姗姗来迟,那时,我才真正体会到大棚管理人员的辛苦。不能说理论在实践中检验,只能说很多的事物需要我们去学习,理论来自实
践,理论有限,实践却是无限的。
这次亲身体验,也让我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在今后,我还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了解社会的更多方面。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内,我们能在学校里实现自己的报复,让我们的梦想成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